自从2005年文登举办首届昆嵛山樱桃节以来,这一旅游节庆活动逐渐成长为文登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每年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大山,采摘樱桃、品尝农家宴。那么,樱桃节到底给山里人家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每年的樱桃节他们都在具体忙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到界石镇新庄的农家宴接待户于双斌家里去看一看。
5月17日是樱桃节举办的头一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于双斌家,小院里一派繁忙景象。因为两口子忙活不过来,于双斌不仅请来四五个亲朋好友帮忙,还雇来两名服务员,大家择菜的择菜、烧火的烧火,而于双斌更是没闲着。于双斌告诉记者,现在来吃山菜的多,也想要点海产品,今天早上去商贸城文登海产品市场去买鸟贝回来。
尽管第二天才是樱桃节,但由于今年樱桃熟得早,不少游客提前来尝鲜,于双斌家里也提前开门迎客——这天中午已经预定了10桌。从进山的游客数量来看,于双斌估计,中午来吃饭的游客还会增加。因此他早早就在平房顶上搭起遮阳篷,摆上10多张饭桌,等待客人的到来。
不到十一点,第一拨客人进门了。于双斌赶紧招呼客人落座,安排家人端水上菜。农家饭菜特有的香味很快在小院里弥漫开来。对于不少城里人来说,这些山珍野味都是平日里难得吃到的。
游客称赞,野菜非常好吃,口感非常好。
于双斌的老家就是新庄,开办农家宴已有8个年头了。在这之前,他和妻子王从兰曾经都是一家乳品厂的职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企业经营不善,两口子双双下岗。之后的几年时间,他们打过工、办过养殖场,结果忙来忙去,钱却没赚到多少。直到2005年,文登政府在界石镇举办第一届樱桃节,各地游客的纷至沓来让于双斌从中看到了商机。于双斌说,第一届樱桃节的时候,所有的饭店都满了,照顾不上,吃不上饭。所以过年的时候大舅子说:你干脆回去开个农家宴。
第二年,于双斌就回到村里,栽植了樱桃,翻修了房子,办起了农家宴。原以为饭店一开张就会顾客盈门,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由于没有老主顾,那一年樱桃节期间,别的农家宴天天有预订,而他却是门可罗雀,零星接待的来客也大多是别人招呼不过来的客人。
于双斌的妻子王从兰说,一开始太操心了。什么也不懂,最主要是担心不知道客户的口味怎么样,吃得好不好。
面对客源少、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于双斌一方面在就餐环境上下功夫,一方面虚心向别的农家宴接待户取经,研究各种农家风味饭菜的做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颗对顾客负责的良心,凭着诚实守信的态度,于双斌终于走出困境,小饭店逐渐进入正轨,并且很快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尤其是2007年5月,在圆满接待了联合国考察团以后,“双斌农家宴”从此名声大噪。每年樱桃节期间,许多游客特意从外地赶来,就为了尝一尝于双斌的农家菜。
游客吃过农家宴后陆续离开了,但是于双斌并不能闲下来。原来,一些有经验的游客特意避开上午的高峰期,等到下午来吃樱桃。所以于双斌下午根本捞不着休息,他要利用这段时间陪客人进园采摘。
于双斌家的樱桃园在他房子东面不远处的泊地里,有3亩小樱桃、7亩大樱桃。
一颗颗红樱桃在阳光下闪烁着水晶玛瑙一般的光泽。看着红彤彤的果实,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游客们个个笑意盎然。
有的游客说,到这里有山有水的,趁着周末出来放松放松心情,吃樱桃心情很开心,樱桃也真甜的。
有的游客说,心情美,环境也不错,特意领着女儿来吃樱桃。
有的游客说,这里环境优美,樱桃非常的甜,而且没有污染,以后肯定会经常来。
由于于双斌的樱桃园地势较低、背阴朝阳,他的樱桃很少遭受霜冻,每年都比别人的成熟得早,口味也不错。于双斌告诉记者,因为他的樱桃园在新庄村的位置比较好,樱桃产量高,游客来吃的非常满意。
樱桃的采摘期是有限的。虽然樱桃熟得早能早早迎来客人,但是采摘期也会比别人提前。可于双斌却不用为这个问题担心。
于双斌说,有早熟的,有中熟的,还有晚熟的,为了客户都能吃到樱桃,早来的也能吃到、晚来也能吃到、中旬来了还能吃到。自己把樱桃搭配的早、中、晚三种品种都有。
正说着,又有几拨游客陆续走进樱桃园。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于双斌感慨地说,多亏政府牵头举办了樱桃节,要不然老百姓可遭罪了。樱桃虽然好吃,可是摘起来却很是麻烦,费时费力不说,还得跑几十里山路拿到集市上卖,樱桃颠上一路就不新鲜了,价格也就卖不上去了。
于双斌告诉记者,从樱桃节一开以后,老百姓不用出门就把樱桃卖了。以前要坐车到文城卖,现在不但在门口能卖,游客来吃樱桃的越来越多,不用自己摘,在园子里就卖了。老百姓收益稳定了,很可观,游客也很满意,政府的政策做得对老百姓太好了。以前这些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自从举办樱桃节以后,樱桃树变成了摇钱树,现在村民们基本上家家户户栽上了樱桃树,过上了小康日子。感到特别高兴,高兴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老百姓有了收入;第二个是接触面也广了,种植樱桃的积极性也高了。收入很可观。
于双斌说,随着吃樱桃的人越来越多,这几年他们村樱桃种植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直到傍晚,于双斌才回到家中,晚饭已经摆好了。于双斌大致盘算了一下一天的收获:不算樱桃的收入,光是农家宴就接待了18桌,毛收入应该在4000元以上。
于双斌对服务员们说,大伙都辛苦了,明天继续努力,明天客更多,会更累。希望都拿出劲头来干。
吃过晚饭,服务员陆续休息了。于双斌和妻子又分别忙开了:于双斌在盘点第二天要买的菜,妻子则忙着准备第二天农家宴。
于双斌介绍,明天主要买的是黄瓜、芸豆、还有茄子、还有西红柿,差不多。
于双斌的妻子王从兰说,准备些山菜、再是萝卜叶,准备好了以后,明天早上三点就起来了,打豆粕。都是自己这么干,实际上为了樱桃节自己挣点钱,也都不容易。
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钟,于双斌两口子才关灯休息。尽管累了一天,于双斌却无法安心入睡:明天是樱桃节开幕的日子,作为樱桃节举办地的种植户,他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樱桃节期间,游人和车辆肯定会增加很多,会不会造成交通拥堵?交通拥堵对自己家的生意又会造成哪些影响?这些不可预料的未知因素搅得他一晚上都没睡好。
5月18日早晨五点多钟,于双斌就开车到离家十几公里的葛家大集上买菜。鱼是头一天就在电话里订好的,一到集市上,于双斌就直奔鱼摊而去。鱼买好后,菜市的摊贩才逐渐到位。于双斌在一个摊位前买了辣椒、茄子、香椿等蔬菜,到现在,要买的菜只差西红柿了。虽然各个菜摊都有西红柿,但他没有一个看上眼的,转了一大圈以后,才在一家卖价最高的摊位前买了一大包。
于双斌告诉记者,自己常来买她的西红柿,她卖的草莓柿子拌着口感真好。
匆匆赶完集回到家,于双斌的妻子王从兰已经从山上采摘野菜回来了,正在水池子里洗菜。
王从兰说,调了一块面又到菜园割了小白菜和韭菜。顺便又上山割了一些山芹菜,刚回来。看看多新鲜的山芹菜。
正忙着,就听到街上卖豆腐的小贩来了,王从兰拿起一个大盆走了出去,一下子买了五十块钱的豆腐。
采购的东西都齐了,一大早调的面也发好了,王从兰和两个帮工的亲戚开始包野菜包子。
王从兰介绍,包的山苜楂和槐树花两种包子,都受顾客欢迎。今天包了差不多有二百个,也不一定够。
接近上午十一点的时候,包子出锅了。这时候,大锅里炖的鱼和鸡也到了火候,浓郁的香气飘到街上,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位游客看到刚出锅的山菜包子,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就咬了下去。
游客赞到,绝了,农家宴的风味,倍倍儿的!
见顾客吃得高兴,王从兰心里美滋滋的。经营农家宴这几年来,于双斌夫妇已经揣摩透了顾客的心思,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口味。
王从兰介绍,自己买的花生米打的油,再就是山菜喜大油,只用花生油不管怎么多也不行,自己又买的野猪肉炒的猪油。就得猪油和花生油两样,和着包包子格外好吃。
除了包子,在其他的材料上,于双斌夫妇也丝毫没有马虎。知道城里人爱吃山菜,他们从三月初就开始一点点储备。
王从兰说,从过完年回来,荠菜不算大的时候就开始挖荠菜,一直挖到现在,然后又开始采山苜楂。山苜楂之后又是蕨菜、老虎菜,一直采到现在。
对于农家宴的主打菜——游客最爱吃的跑山鸡,于双斌的要求更是严格。于双斌说,主要是绿色的食品,跑山鸡吃草、吃虫子、吃菜,不喂饲料。
中午时分,农家宴正式进入高峰期,一拨拨游客前脚踩后脚地涌进于双斌的农家小院,本来宽敞的小院顿时显得拥挤起来。于双斌跑前跑后地安排客人就座。一会儿工夫,一道道山珍野味端上桌:野味拼盘、跑山鸡、蕨菜、鱼......游客们一个个吃得畅快淋漓、兴高采烈。
游客表示,山菜、野菜,吃的比较新鲜,能吃出气氛来。豆腐是家乡的传统豆腐,非常好吃,还是卤水的。
一直忙活到下午2点多,用餐的游客逐渐离去,一家人才坐下来吃饭。谁知刚吃了没几口,又有客人打来电话订餐。于双斌告诉记者,是石岛的客人,都来好几趟了,每年樱桃节都要到他这里吃饭,一会就会过来。
安排好这些客人的菜谱,于双斌重新回到餐桌,刚坐下,门外匆匆走进来一个人,向他打听有没有电线。原来这位游客的汽车电路出了故障,打不着火了。于双斌二话没说,放下筷子就去仓库找电线,帮着修车。
外地游客说,今天到这里旅游很愉快,遇到老板这样的热心人确实是应该表示感谢,希望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于双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谁还没有点困难的时候呢?咱能帮一把就过去了。开办农家宴这几年来,类似的情况每年都会遇上几次。于双斌说,一是车没有油了,没有油了怎么办?自己开车下去用桶提点倒车上;一是车坏了,这个没有办法,就拉着下去找个修理工看看是怎么个毛病,各种情况都有。
等到于双斌再次回到饭桌上,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饭菜都凉透了。他终于能坐下来吃口饭、歇口气了。于双斌说,这一天真是把他累得够呛,腿都跑细了,可他是累并快乐着。于双斌说,
樱桃红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了,也挣钱了。他的农家宴很兴旺,也挣钱了。感谢政府,感谢政府开樱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