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红:在“西红柿联合国”里打工的北京女人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赵淑红:在“西红柿联合国”里打工的北京女人

图为赵淑红在西红柿大棚里。

  在山东省高青县沿黄地带有个“西红柿联合国”——七八种颜色、20多个国家的68个西红柿品种在这里安家落户。42岁、来自北京的赵淑红经理被称作“西红柿联合国的秘书长”。“咱这‘联合国’里的西红柿,口感‘盖了帽’的好。”无论什么时候,赵淑红都忘不了她的市场推销。

  40岁由市民变农民

  “‘人过四十不学艺’,我都40多岁了,又学着当起了农民。”日前,赵淑红聊起了她由市民变农民的经历。

  打小在北京长大,干了8年质监科长,突然有一天,她厌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渴望融入大自然怀抱。2012年,她辞了北京泛美服装公司质监科长的职务,与丈夫一起到高青打工。对她的这一决定,几个“姐们”一万个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科长不当到农村去打工,这人脑子是不是进了水?

  残酷的现实也给了她当头一棒。2013年5月19日,她到基地干活的第一天,经理安排她去棚里给西红柿整枝。棚内接近40℃的高温很快湿透了她的花裙子,她头晕目眩地直喊“中暑了”。“城里人来玩玩采摘还行,可不是块干活的料。”员工卢金荣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赵淑红坚定了在基地扎根的决心。

  进入8月,基地要“闷棚灭虫”——地里浇上粪,再盖上塑料布,用高温法杀死地里的害虫。大粪汤子散发着恶臭,纷纷扬扬的蛆虫爬上了她的胶鞋裤腿,实在憋不住了,她哇地呕吐起来。吐完之后,又若无其事地和员工一道闷棚。“她这人性子倔,脑子灵,办法多,大伙都服她。”员工李香秀这样评价她。

  看到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基地选派她到淄博农广校、寿光农科所等地培训;发现她有管理才能,又选她担任经理。有些老员工不服,变着法地消极怠工。去年8月的一天,赵淑红安排两名员工给西红柿整枝,她用一天干完的活,那俩人用了一天半才完活儿。在公司会议上,赵淑红直接点了两人的名。事后,赵淑红制定出按果蔬产量质量定绩效的考核办法,规定工资800元“保底”,大棚西红柿每卖出一斤,就提奖金0.8元。新办法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在,卢金荣每月收入2800多元。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里,一阵风把睡梦中的赵淑红惊醒,她猛然想起基地11个大棚风口还没拉上,风雨袭来,势必会刮烂大棚,吹倒秧苗。她一骨碌爬起来,叫上丈夫,拿着手电筒冲进夜幕里。干完活时,天已放亮,员工们陆续到基地上班时,发现一夜风雨,大棚和棚里的蔬菜却安然无恙。当有人发现泥地里赵淑红常用的手电筒时,大伙才知道了夜里发生的故事。以后,每逢遇到灾害天气,不管是假期还是夜里,车棚里总会多出一些自行车、电瓶车。

  抛锦囊做大市场

  这几年,获得“国标”认证的高青西红柿越来越“红”。围绕如何营销做大市场,赵淑红向经理抛出三条锦囊妙计。

  一是增加西红柿品种。建立西红柿试验大棚,试种23个国家的68个西红柿品种,试验成功后在基地种植的品种有36个,“西红柿联合国”名副其实。

  二是“搭车”旅游经济。依托高青“风情周末”旅游品牌,推出“西红柿联合国采摘”亲子游系列活动。

  “五一”仅两天时间,来自全国的游客就把“联合国”里的西红柿采摘一空。西红柿卖出一斤30元的“天价”,11个大棚创造产值11.2万元。

  三是瞄准京津市场。赵淑红的亲朋好友大多在北京,她利用自己的人脉,把高青西红柿卖到北京。“我和姐们隔几天就通一次电话,她们对到高青采摘游充满期待。在我的‘煽动’下,周末她们就会带上亲朋来高青畅游‘联合国’。”

  京鲁两地与女儿视频连线

  目前,电视剧《我在北京,挺好的》热播,剧中人物谈小爱的打工生活勾起了赵淑红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我女儿是北京牛栏山一中的尖子生,前一模考试她是班里的第一名,她的梦想是清华。”说起女儿赵淑红一脸幸福。每天晚上,娘俩通过视频聊天,善解人意的女儿多次问她这边的情况。“还能咋样?我在高青挺好的!”赵淑红虽然笑着说话,两行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女儿性子倔,这点随我。我在北京干质监时,工作忙,常把她一个人扔在家,这也锻炼了她自强自立的性格。”赵淑红说,过几天,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那也是基地最忙的时候,她不想在节骨眼上请假。

  因为这件事,丈夫曾指着鼻子责骂她。“没办法,我就这脾气。我女儿小乐也是,今年高考她非清华不报。现在我‘荣升’了‘联合国秘书长’,小乐也一定会圆她的梦想。”说这番话时,赵淑红眼里噙满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