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茌平县:小獭兔跑进国际大市场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由我们养殖的獭兔皮毛做成的成衣远销俄罗斯等国家,销售利润大幅提升。在这之前,作为基层的合作社,能在国际市场赚得一杯羹我们想也不敢想啊。”6月8日,茌平县博平镇的双运獭兔合作社社长桑贺之向记者介绍时难掩心中的喜悦。

  双运獭兔合作社抢滩国际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合作社建立之初,兔子的销售是另一幅光景。“獭兔生长周期较短,一百天左右便可以长成成兔,若不尽快卖掉,就会增加养殖成本。因此兔子的价格皮商说了算,咱根本没有议价权。”这在当时可愁坏了桑贺之,“要想突破瓶颈,必须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合作社发展出现了转机。合作社建立了储存量达6千吨的冷库,并开设了屠宰场,按照“淡季储存、旺季出手”的销售模式把兔肉、兔皮分开卖,谋取利益最大化。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开起了自己的服装厂,将獭兔的皮毛生产成成衣销售,贯通了集养殖、宰杀、速冻、冷藏、服装销售于一体的养兔全产业链,破解了獭兔养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难题。同时,合作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自主培育成的“双运獭兔”毛平密、品质好,已经成为合作社的活招牌。“我们在市场中有了话语权,也就占据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桑贺之说。

  如今,同双运獭兔合作社一样,茌平县不少合作社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联合,而是成长为集产、供、加工、存储、销售一体的合作社“综合体”,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由数量扩张向质、量并重转变。该县合作社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上连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农业龙头企业,下连千家万户、生产基地。同时,聘请专家,定期给社员讲技术理论、搞市场分析,组织社员互相交流经验,外出参观学习,通过资源、信息共享,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系列化服务,实现了良种引进、技术交流、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一体化”,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的本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截至目前,茌平县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939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9个,辐射带动3万6千余户农民增收致富。仅去年农业总产值就达到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