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堂:科技强“茶”的“茶博士”

时间:2021-04-14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丁兆堂:科技强“茶”的“茶博士”

  “人随心动,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现在还没有,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这是园艺学院茶叶研究所丁兆堂教授的座右铭,也是他常常教导学生的一句话。

  倾心育种,只为推广北方茶

  青岛崂山茶于上世纪50年代南茶北引而来,但由于产地限制,半个多世纪以来,产量和品质却始终是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南茶北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冷”。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途径——在田间管理中为茶树保暖过冬,或者直接选育出高抗寒品种。但育种是个耗功夫的事儿,有可能投入十几年、几十年也见不到成果。因此,尽管青岛茶厂不少,却没有愿意花力气进行育种的。青岛市茶树种植面积约10.1万亩,仅2010年一年,就因为严寒减产4成左右。“青岛茶想做大做强,品种是关键。”原青岛市副市长张元福多次对丁兆堂说。

  “政府想做、企业不做,那我来做。品种事关重大,不仅影响喝茶人的‘茶杯子’,更影响农民的‘钱袋子’。一定要选出适宜青岛地区气候的好品种来。”丁兆堂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了省内各地的产茶区搜集茶树种,在他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又经过几个冬天的系统选育,终于选育出优质抗寒新品种“瑞雪”——它的极端耐寒温度可以达到-13℃!在正常年份只需稍做防护,在大田里就可以顺利越冬。“瑞雪”的育成,意味着北方茶农们终于可以不用再担心因为冻害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了。《青岛晚报》在头版头条对丁兆堂教授育成的品种进行了报道,青岛市科技局也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消息。

  辛苦保种,扩大生产

  新品种育成了,种质保存又是一大难题。多年来,为了发展无性系茶园,我省茶叶企业大都从南方引进茶苗,不仅引进品种的适应性差,成活率低,而且长途运输成本高,给企业和茶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丁兆堂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带领大家,探索一条适宜北方茶区应用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大量繁育优质抗寒无性系茶树品种。为此,他利用5年的时间,按照青岛市农委、青岛市科技局的要求,设计了“双棚一网茶树抗寒繁育装置”并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在青岛瑞草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山东省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先后从引进的三十多个无性系品种中筛选出了5个品种进行种苗繁育。多少个寒来暑往,这些选育和引种的新品种正在山东不断扩大推广面积,而且通过“订单”,也让广大茶农与茶叶企业从中得到了实惠。

  在茶叶栽培技术上,丁兆堂带领团队不断创新钻研,推出了适合北方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山东茶园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水肥利用率低、劳动投入大等问题,而且还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生育期所配制的水溶性肥料配方,极大地提高了茶叶产量与品质,成为近年来山东省茶园拟推广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制茶技术方面,丁兆堂在青岛瑞草园推广了茶叶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技术,实现了茶叶的不落地生产,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与茶叶“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现在整个青岛对无性系茶苗的需求量很大,推广这些新品种,必将能大大提升青岛茶的品质。”在丁兆堂的育苗基地,看到这些珍贵的茶苗,时任青岛市农委主任赵泽斌高兴地说。青岛市百万亩果茶花卉项目《瑞草园精品茶园》项目现场会在此召开,即墨市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瑞草园茶叶基地进行考察学习。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科院、云南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及省内高校科研单位也都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到瑞草园茶叶基地进行考察学习。青岛市科技局有关领导也多次到基地进行考察、指导。

  如今,丁兆堂选育出具有较强抗寒力的茶树新品种2个,研制环境友好型肥料2种,提出茶树专用肥配方2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9项,已获授权专利6项。建立了山东省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和山东省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立了适宜北方茶区应用的“双棚双膜保温保湿”茶树快速繁育技术体系,筛选了适宜在山东省大面积推广的茶树抗寒无性系品种5个,推广无性系良种200余万株。指导产业链企业创制了名优茶2项,获得了即墨市、青岛市科技进步奖2项。开发了用于北方茶园生产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水肥与养分的最优化管理。从改善品质与提高产量方面,将对北方茶叶生产带来更大收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这些技术成果目前已经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献身教育,孜孜不倦

  身为大学教授的丁兆堂除了忙于科研,教育学生也是尽职尽责。在他的身后,一大批茶学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正在茁壮成长。在茶学专业的学生眼中,他是一名幽默、有激情的老师。

  丁教授自有一套教育学生的方法,在研究生眼中,他是师傅,是教练,是慈父。丁教授爱读书,几十年来每天早晚读书已经成为他不可动摇的生活习惯,他的激情就是来自于这些书中。《成功的九个步骤》、《抢在时间前面的七条捷径》、《非同凡想》、《乔布斯的魔力演讲》和《思考致富》,这五本书已经被他列为茶学研究生的必读教材。他还通过举行各种活动,如“电梯游说”、演讲竞赛等,让研究生能学以致用。丁兆堂说,他选择的每一本书都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研究生学习、科研提供动力。一直做试验很枯燥,当学生遇到困难,没有尽头时怎么办?他们也许就会想到《乔布斯的魔力演讲》里的乔布斯成功的坚持和毅力;在缺乏信心时,他们就会想到拿破仑?希尔培养信心的N个步骤……在丁教授的引导下,在他的实验室里,“寻找差异的差异”已成为老师与同学们的核心价值理念,“时间的整块化原则”、“最重要的事情永远放在第一位”、“数字3原则”、“20/80原则”等,同学们也已应用的驾轻就熟。丁兆堂的研究生时慧说,她在读研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丁教授看来,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改变思维方式,不仅要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更要贯彻、落实到日常行为中。作为他的研究生,周一到周六每天早晨八点要签到,每周一早上例会讨论大家的试验进度或试验设计。有的老师和同学说他对学生的要求太过严格,他说:“签到一方面能督促学生们学习,他们还是孩子,需要有人引导;另一方面我需要每天确定他们是否在学校,去做什么,看见他们我就放心了。”他的研究生报名参加英语四六级监考,他知道以后觉得很遗憾,因为白白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把这一天的时间用在读文献、设计试验、学英语上,应该更有意义。为此,他专门写了篇短评,在周一的例会上与研究生交流。他说:“引马河边易,逼马饮水难。顺其自然不难,任随惯性驱使的人很多。而要一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和信念,则是很困难的,但绝对值得那样去做。”丁老师像一位父亲一样,希望他的研究生有远大的抱负和光辉的未来。同时,他也是研究生的学习的榜样,标杆,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他们。

  丁兆堂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一心一意搞科研,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无数的辛劳和汗水。如今刚刚50岁的他却已经满头银发,整个人很消瘦,身体大不如从前。医生说他用脑过度,工作太辛苦,应该多注意休息。他现在一边吃着中药,一边工作,丝毫没有松懈。他从来不给自己放假,每天八点之前丁老师都会准时到达办公室。丁老师有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的每天的计划和总结,不管去哪他都会带上它,他说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很多年。在他的抽屉里有厚厚的一摞这样的本子,这些都是他这些年来的汗水,他视若珍宝的收藏着。丁老师头脑里总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他能把很多看似无关的事情联系起来,他说夜里醒来如果突然想到什么,也会立刻拿出本子记下来。丁老师一心一意搞科研,从不凑合。他的妻子王玉老师说,丁老师是一个很“挑剔”的人,只要他想做的事,不管多难他都要做到,而且要做到完美才甘心。我想,这也是丁老师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一杯清茶,多少滴汗水。丁兆堂爱茶,他用满头白发撑起这个生机勃勃的学科。从科研到教学,他无刻不在播种,浇灌,同时也收获着。

    标签: 茶树 青岛市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