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养殖技术之汉中本地与外地幼鲵的差异分析

时间:2023-11-21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大鲵养殖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虽已获得初步成功,但大鲵对生态环境有非常独特的要求,开展大鲵工厂化养殖,旨在进一步提高大鲵驯养繁殖技术水平,尽快实现大鲵产业化。

大鲵养殖技术之汉中本地与外地幼鲵的差异分析

随着大鲵产业在我市悄然兴起,因其高额的回报和稳定的市场销售而倍受群众青睐,被公认为一项能快速增加经济收入的“朝阳产业”。各县区养、繁殖规模也随之不断飙升,群众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养殖户在短短几年发展到了1300多户,特别是在今年初,三个月里就新增养殖户300余户。由于近年来养殖户新增速度过快,而我市的大鲵繁殖场建设也主要集中在这几年,还没有进入最佳产出阶段,故而生产量一时之间不能满足养殖户需求,导致了种苗供不应求,幼鲵价格因资源短缺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天价”,这些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外地幼鲵大量涌入汉中,因其价格比当地鲵苗价格偏低,同期个体长度比当地鲵苗长,因此,有许多经验不足的养殖户盲目购进,但因其品质问题和环境因素影响,这些幼鲵成活率极低,不但浪费了大鲵资源,还给养殖户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这种问题继续出现将会严重挫伤我市群众对大鲵养殖的积极性,从而阻碍我市大鲵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通过实验对比(见附表)以及走访养殖失败的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剖析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1、品质不稳定,造成自身抗逆性、适应性较差。

我市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了大鲵的优生区,繁殖方法多采用原生态繁殖和防生态繁殖,只有个别技术较为成熟的繁殖场采用了部分人工繁殖,故而大鲵优良的品质一直是汉中大鲵的特点。但是一些外省繁殖场所处环境并非大鲵优生区,他们主要采用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生产,由于人工繁殖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关键控制点较多,不易控制,加之一些外地企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容易造成生产出的幼鲵品质不稳定,并且,还因长途运输而对幼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成为后期发病的一个起因。

2、温度、湿度及培育条件差异较大,导致病变多发。

汉中地区属暖温带到北亚热带温凉气候过度地带,年均气温11℃-14.9℃。我市养殖大鲵的技术和习惯,主要依靠自然温度下饲养,在夏季高温季节,适当采用一些降温手段。每年购买幼鲵的主要季节是11月至第二年4月,这几个月汉中室内水温大约为11℃—14℃之间,山区气温多在10℃—12℃之间,而外地购买的幼鲵多是人工孵化、人工培养的,它们在培养期间主要温度为20℃—22℃,故而在骤然降低温度10℃左右的条件下,再加之海拔、生长环境的变化,诱发疾病概率增高,由于幼鲵抵抗力较弱,不便于医治,故而造成大量死亡。

3、恒温培养,打破了大鲵冬眠习性,造成抵抗力较差。

大鲵的冬眠是其一个重要的生活习性,也是自身各种生理机能调整的一个过程,增加抵抗力,保证正常生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一些驯繁场为了增加个体体积,以利于销售和抬高价格,就人为提高温度至最佳进食温度,打破了大鲵的休眠习性,虽然个体体积比汉中地区冬眠过的幼鲵体积偏大,但是机体抵抗力却明显下降,造成幼鲵在春季和夏季多出现感冒、水霉病、腐皮病、消化道感染等疾病而自身抵抗力不足,难以医治,大批量死亡。但汉中本地幼鲵,在正确的管护下,不易发生疾病,个别发病个体,经过单独饲养、治疗,也能快速恢复。

附表: 本地幼鲵与外地幼鲵养殖对比试验表

试验组 Ⅰ Ⅱ Ⅲ Ⅳ

个数(条) 50 100 100 200

1月平均

个体长度 4 4.5 5.5 6

4月平均

个体长度(cm) 8 8.5 9.5 9.5

6月底平均

个体长度(cm) 13 14 13.5 12

9月底平均

个体长度(cm) 21 22 18 16

12月底平均

个体长度(cm) 27 28 24 20.5

发病个数 0 5 20 180

成活个数 50 99 91 45

注:第Ⅰ、Ⅱ组为汉中本地出产的幼鲵;第Ⅲ、Ⅳ组为外地购进的幼鲵(地点不祥),购进时间都在2006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之间。试验点:勉县,Ⅰ、Ⅲ实验组为一家饲养,Ⅱ、Ⅳ实验组为一家饲养。

实验结果分析:外地幼鲵刚购进时个体普遍比当地幼鲵长1—2cm,但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病,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发病比较多,死亡量比较大,整体生长速度也受到影响,只有个别个体,体长仍然大于本地幼鲵;本地幼鲵整体抗逆性较强,各项生理指标较为正常,不易发病,发病个体医治效果也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养殖户在选择幼鲵进行饲养时,应以汉中本地幼鲵苗种为首选,对待外地幼鲵苗种,应搞清楚产地、繁殖方法、品质等因素,选择无伤、无病、色泽鲜艳、活泼好动、体表光滑、个体匀称、摄食正常的个体,慎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