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县:黄铁梁没钱也能创大业《致富经》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记者到黄铁梁的老家采访,遇上正在收紫薯的村民,从他们口中,记者听说黄铁梁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

种番薯创业

  村民们:番薯头啊!

  记者:番薯头?番薯头是什么意思?

  村民1:蠢的意思。

  村民2:笨啊。

  村民3:傻的意思。

  作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村民对黄铁梁怎么会有这样的评价?

江西全南县:黄铁梁没钱也能创大业《致富经》

  这个光着脚跑步的人就是黄铁梁,记者在全南县体育场找到了他,他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在这里光脚跑步。

  围观群众:刻意脱了鞋子去跑,可能觉得有点不正常。

  像今天这样被很多人围观,黄铁梁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受黄铁梁感染,也有一些人跟着光着脚跑起来。

  黄铁梁:这个跑步我第一次大家觉得很奇怪,觉得是不是个疯子,如果我要顾及到他这个看法,我肯定就不跑了,我觉得不好意思嘛,那肯定这事就做不成了。可现在我每天赤脚跑步,我觉得很好,不赤脚反倒不习惯了,觉得没有达到锻炼效果。

  记者:那你不觉得别人这么看着你,怪怪的么?

  黄铁梁:这倒不觉得,我有很多事情,别人都觉得奇怪,也不是第一次。

  就像黄铁梁自己说的那样,不光是跑步,他做事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妻子:要成功先发疯,他一直是这样的。

  三姨姐:异想天开,不按常理出牌。

  黄铁梁曾是老家乡里的一名中学语文老师,2004年下海,两次创业都是在几乎身无分文的时候起步,并能很快赚到钱。

  村民:看的书多,脑子自然好使。

江西全南县:黄铁梁没钱也能创大业《致富经》

  记者:他聪明?

  村民:当然,真是服了他了。

  副县长:解决了我们丘陵地带不能机械化操作的难题。

  三姨姐:他一直信奉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原来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也信了。

  黄铁梁为什么会被村民叫作“番薯头”?他又是如何用4年时间,打造一个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成为当地赚钱高手的呢?

  1994年,黄铁梁从赣州市陇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老家全南县做了一名语文老师。到2004年,已经29岁的黄铁梁还没娶媳妇,也没买房子,也没有存款。可就是在这一年,因为一个机遇,他一年就赚了40多万。

  黄铁梁:40万,等于工作30年的积累。这样干下去,赚几百万都没问题。

  让黄铁梁一年就赚了40万的正是当时风头正猛的房地产生意。可几乎没有积蓄的他,怎么能摇身一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房地产商,还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呢?

  这个人叫黄水胜,和黄铁梁是同乡,2004年,黄水胜花2万多元在县城里买了块160多平米的地皮,想找人合伙盖房子。

  黄水胜:那块地皮是我买下了的,但是自己经济跟不上,想找人投钱盖。

  投资房地产,要很大的成本,不少村民都觉得黄水胜是异想天开,黄铁梁却觉得这是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而且也只有自己能帮黄水胜把这件事干成。黄铁梁提出跟黄水胜合伙。

  黄铁梁:这点我很确信,他有地但是他干不成,我没钱但是我觉得有地足够了,没钱我能筹到钱。

  黄铁梁发现,当时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红火,很多朋友都想买房,如果把这些人聚在一起进行预售,先拿钱,这事就不就成了嘛。

  记者:如果这么简单,别人为什么做不成?

  黄铁梁:这就是对很多创业者的要求,要沟通能力。真正有需求的人,我们把我们的坦诚展现给他,他也愿意先拿出钱来。

  靠着良好的沟通能力,精准把握住买卖双方的需求,黄铁梁一分钱的成本也没花,靠一张嘴皮子,最后赚了5万多元钱。这也让他入了门,尝到了甜头,先后又盖了两栋房子。一年时间,黄铁梁赚了四十多万,还娶了媳妇。

  2006年,黄铁梁又看好一块地皮,这笔生意可不一般。为了拿下那笔大生意,黄铁梁把全部积蓄50万都拿了出来。

  黄铁梁:这笔生意至少能赚200多万,做好了,名声就能大震了。

  可万万没想到,这笔生意不但没有让黄铁梁名声大震,却使他陷入到人生低谷。

  妻子:他走路原来是很霸气的那种,像螃蟹一样,大摇大摆的,但是那之后就变了,走路就脑袋耷拉着的感觉。

  原来,房子还没开始盖,和黄铁梁合伙开发这块地皮的人,就把两人集资起来的所有钱都挥霍一空了。

  黄铁梁:我自己去找他要钱,要一次没有,要一次没有,最后我决定诉至法庭,做个了断。

  黄铁梁又气又急,可没有办法,只能把合伙人告上法庭。尽管法院判了对方还钱,可因为那人也已经没有了钱,所以还钱的事只能一拖再拖。

  黄铁梁:很懊恼,全部积蓄50万都没了。

  在黄铁梁看来,自己失去的不只是50万,也不只是在县里名声大震的机会,而是他对未来创业计划全部的幻想。

  2008年8月,已经消沉了一年多的黄铁梁,坐在家里看电视。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打开电视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报道。看到火炬传递的热烈场面,黄铁梁的激情也被点燃了。

  黄铁梁: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像传递火炬一样,不要断掉,我原来做得好好的,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断掉。

  黄铁梁做了一个决定,要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给自己规划一条路线,从老家全南县出发,先南下经过韶关、广州、深圳,然后往东,到达上海,再绕道寿光,经过南阳,最后回到老家。他要振作起来,这样跑一圈,重新寻找创业机会。

  妻子:当时家里有5000多块钱,我都拿给他了。

  黄铁梁:沉甸甸的也觉得。我记得当时国家在鼓励往三农方向发展,我觉得做什么事都应该跟着大势走,所以我就决定做农业。

  有了方向,黄铁梁马上就出发。五个省八个市,几乎跑遍了这一路上所有的蔬菜批发市场。

  当黄铁梁走到广州的一家批发市场时,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黄铁梁:我们一般这个紫薯很少,但是我看到的是好大一个仓库,几十吨几十吨的。

  批发商:刚刚流行那个紫薯,整个市场的需求量是比较大,基本上是卖完,不够供应市场。

  紫薯好卖?粗粮风头正猛?黄铁梁一听,市场供不应求,这是个机会。一回到家就四处跟亲戚朋友借钱,要在村里租100亩地种紫薯。可认识他的人都不看好。

  朋友:很多人认为不看好,也是劝他。说风凉话的也有,说没什么前途。

  原同事:在老一辈看来,番薯都已经是吃怕,吃多了都要作呕的。提出来种番薯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黄铁梁东拼西凑筹集4万块钱,先付了地租,没钱请工人,就带着妻子,两人一起下田里干活。附近村民看他们干得热火朝天,都笑了。

  村民:我们都笑他,笑他“番薯头”。没有什么效益,赚不到钱,又便宜,产量又不是很高。

  村民:本来很笨的人就是“番薯头”,笨的人就是“番薯头”。

  村民:红薯一样,“番薯头”就是很笨的人一样。

  番薯不值钱,卖不上价又在当地方言里有傻、笨这样的意思,村民觉得黄铁梁种番薯,这个做法不聪明,因此“番薯头”的绰号也在村里越叫越响。

  黄铁梁:表情上不会显露出来,心里肯定会憋着一股劲,等我做出来再说,你叫我什么番薯头也无所谓。

  黄铁梁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暗自得意,因为他种的不是别人以为的不值钱的红薯,而是价格比红薯贵3倍多的紫薯。黄铁梁在外面考察的时候,连紫薯收购商都联系好了,只要紫薯种出来,马上就有批发商一车车来拉走。

  黄铁梁每天守在地里,眼看着紫薯长势越来越好。

  2009年5月的一天晚上,黄铁梁躺在床上,正憧憬着这100亩紫薯挖起来能赚不少钱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一下坐了起来,吓出了一身冷汗。

  黄铁梁:突然想到这个不行,就突然坐起来,这么重要的都没想。突然发现这个问题这么重要都没想到,这个时候想到,等于就着急嘛,就很吃惊,真的是惊出冷汗来了。

  原来他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足以让他血本无归。

  黄铁梁:解决不了那肯定完蛋了,都不用去挖了。肯定是没钱赚,也做不了。就做不下去了,解决不了了。

  黄铁梁忽略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原来,在黄铁梁之前,当地人都是小面积种植红薯,收获的时候,也是靠人力手工收挖。然而像黄铁梁这样上百亩大面积种植的,靠人来挖,根本不可能。

  村民:我们帮他种的时候,我们就考虑用什么来挖。假如他用手工来挖,用那个锄头来挖,他肯定工钱都搞不到。你看这个红薯才一块钱一斤,工钱就要几十块钱一天。

  黄铁梁:我们人工就是用这个,一耙一耙下去。不但会费很多工钱,比如你装一车,要装5万斤,装10万斤,你靠人工,后面的还没挖完,前面挖出来的都枯掉了。

  要想提高效率,节省人工成本,黄铁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大型农机来挖,可这条路也行不通。

江西全南县:黄铁梁没钱也能创大业《致富经》

  黄铁梁:你看我们这边地形,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大型机器没走两三米就要掉头了。

  人工挖找不到工人,机器挖又没有合适的机器。这可惊呆了黄铁梁,种好了怎么来挖这个问题,他之前竟然从没有想过。眼看着再过三个月紫薯就要长成了,挖还是不挖成了问题。难道自己重新创业第一步就要栽跟头了?

  黄铁梁:当时是觉得很恐怖,就觉得不用干了,之前的也白干了,这才是大笑话了。

  黄铁梁不甘心,也不服输,可又该怎么办呢?他就这么闷头在地里傻站了三天。

  黄铁梁: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就看着那些紫薯。真的是就这样抽了自己。

  最终,他还是想出来了一个办法,而这个办法又让大家当成了笑话。因为他要自己造一台能挖紫薯的机器。

  三姐:我觉得他一个文弱书生,可以造出机器来?

  朋友:他一直是文艺青年,对于理论、机器还没我懂得多,他能造机器,我不相信。

  果然不出大家所料,黄铁梁把图纸是画了一摞又一摞,可还是完全没有思路。事情一时陷入了僵局。

  2009年6月的一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那天,黄铁梁去自己的紫薯地,路上看到有村民在犁地。这让他一下有了灵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黄铁梁:当时就看到老百姓拿这个犁在犁这个田,因为它可以把泥巴翻起来,红薯长在这个泥巴里面,也可以这样翻起来。看到这个泥巴翻滚,我就有了灵感。

  受到农户用牛耕田的启发,黄铁梁把牛换成了手扶拖拉机,造出了这种机器来挖紫薯。

  黄铁梁:这里不是很尖锐嘛,他们就担心这一铲子下去,紫薯就被铲断了。其实不会,他只有入土的时候是插进去的,只要插进去了,就可以平行推动。

  2009年秋天,黄铁梁成功用自己设计的机器把种下的紫薯全部翻挖出来。这批紫薯卖了四十多万元,看到黄铁梁赚了钱,村里好多人想跟着他种。第二年黄铁梁就成立了合作社。

  村民:原来“番薯头”是很笨的意思,现在不一样了。

  村民:原来很笨的人就是“番薯头”,但其实他不笨,脑子很好用。

  从2011年开始他又带领社员先后种了红薯、白薯、黑花生、黑大豆等十多个品种。

  2014年中秋节过后,到了紫薯大面积收挖的时候,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今年紫薯行情一落千丈,价格不足去年的一半。

  批发商:不好卖,今年是历史以来最难卖的一年。

  批发商:今年比去年价格跌了一半,去年三块,今年一块多都没人买。我们都不敢收,收了卖不掉放在库里都坏掉。

  前几年,因为紫薯的行情好,黄铁梁的紫薯每年都不愁卖,刚挖出来就能一车一车被收购商拉走,几乎没什么存货。可2014年中秋节刚过,社员送到黄铁梁收购基地的紫薯也堆积了起来。

  黄铁梁:就这个院子里能放东西的地方都堆满了。

  看着一车一车送来的紫薯就堆在那儿卖不出去,社员们都急了,一趟一趟去找黄铁梁。

  社员:我看到黄总那里堆着好多的紫薯,我种的他拉走了就堆在那里,我就很着急了。不知道我那里剩下的他还收不收。

  黄铁梁:我的套房、店面都卖掉,就是没人要倒江里,我也会把你们的钱都还了。

  社员:我们都好多年朋友了,他和我们签了协议,说一定会收,现在行情不好,看他赔钱,我们也不忍心。

  眼看着社员个个着急上火,黄铁梁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其实,他从没担心过紫薯卖不掉,因为黄铁梁早就有了办法。

  黄铁梁:这个我是有底气的,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我之前已经把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只会更好,不会更差了。

  黄铁梁到底有什么办法呢?这还得从2012年的一天,他的基地来的一个人说起。

  2012年初的一天,正在外地考察的黄铁梁接到家里的一个电话,说家里来了几个人,让他赶快往家里赶。

  黄铁梁:放了电话,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直接就回家。

  黄铁梁听说了情况,赶忙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开车就往家赶。

  黄铁梁匆匆赶回来要见的就是这个叫林报杰的人,林报杰是福建一家食品加工厂的老板。

  林报杰:那年我们生产上扩大,急需好多原料,听说赣州这边有个种紫薯的大户,我们就找来了。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加工红薯、紫薯食品。2012年下半年,黄铁梁把自己的紫薯、红薯等加工成脆片、紫薯仔等,第二年开始和当地各大超市、酒店建立合作。

  2014年,尽管紫薯行情大跌,但黄铁梁顺势减少鲜紫薯供应,扩大加工产量,年销售额达700多万元。

    标签: 番薯 村民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