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青年猪倌搭乘“互联网+”快车走上致富路

时间:2023-05-21 编辑:Burk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上犹,有位普通的返乡创业青年,他和他的团队养殖的猪肉,比市场上其他猪肉售价高出近一倍,但订单客户反而越来越多,想加入他的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其中的诀窍在于,他使用的是土法+科学养殖,全程监管到位,保证了肉品质量,且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从而走上致富路。

  选择:放弃高薪返乡创业

  今年38岁的王先俊是上犹县寺下镇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初中毕业先后摆过地摊,当过兽医,在工厂做过打工仔。为改善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2002年,年仅24岁的他在上犹县东山镇南河村饲养起种猪,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当时我养了100多头太湖母猪,本想着靠它们发家致富,但由于市场经验不足,不但没有赚到钱,还欠了10多万元债务。”回想起初次创业的情景,王先俊记忆犹新。

  面对创业失败,王先俊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寻找事业发展的另一条路径。在广东时,他成功应聘到一家大型饲料公司从事饲料销售工作。仅三年时间,他就获得了公司的提拔重用,担任公司销售主管,手下分管几十名业务员,工资待遇比普通员工高出许多。

  在一次偶然的朋友聚会中,朋友们聊起对生态食品的渴求。这引起了王先俊对保护中国自主生猪品牌、养殖土猪的兴趣。2014年10月,他毅然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养殖:土法养殖带动创业

  在上犹县油石乡花园村养殖基地的生态原料储存室,堆放着大包小包的米糠、大米以及红薯苗、浮萍等生态原料。挂在墙头的小黑板上详细记录着当天的喂料配备和土猪长势。“为确保肉品质量,我们坚持土法养殖,使用原生态的米糠、大米等作猪食,不使用任何饲料。”王先俊说,这种养殖方法,虽然成本高、见效慢,但所养殖的猪却是在纯自然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肉质更好,卖出的价钱也比普通猪高出将近一倍的价钱,并且供不应求。

  当地农户了解到王先俊土法养猪还能卖出高价后,纷纷要求加盟他的养猪事业。目前,在油石乡、东山镇、五指峰乡、梅水乡等地,已经有30余户农户参与养殖,其中有6户是贫困户。“我们在注册成立了农益保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与农户合作的形式,通过把种猪分配到周边群众家中代养,从种苗选择、喂料配方、科学投喂、疾病预防与诊治等方面提供培训指导服务,同时以市场保护价对成品猪进行回收,让代养户没了后顾之忧。”王先俊介绍说。

  油石乡花园村合作农户田春说:“以前我们养殖的是饲料猪,最担心的就是销售和价格问题,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

  销售:“互联网+”让销售日渐红火

  10月12日,在赣州市桃子园农贸市场的农家土猪肉直销连锁店,店铺的正上方放置着一块显示屏,实时播放着养殖基地的现场情况,在店铺正前方站满了前来购买土猪肉的市民,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刚买完猪肉准备回家的市民张先生说,这个猪肉虽然比普通猪肉贵,但物有所值。

  如今的人们更注重养生、更注重健康,他们愿意出更高的价钱购买健康的食物。为让顾客了解养殖基地的实际情况,消除心中疑虑,王先俊于今年8月在养殖基地加入了“互联网+”技术,搭建了“实时监控、远程传输”系统,在养殖基地各个重要位置建设了实时监控系统,借助网络,门店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养殖基地投料、喂养等情况。

  为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王先俊还于今年4月加入了赣州市万盛电子商务的微趣商城购物平台,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销售土猪肉。自加入电商平台以来,已成功销售3000余份土猪肉产品,并且销量还在逐月上升。

  “互联网+私人订制土猪”是未来王先俊主打的销售方向,他将继续坚持现有的土法养殖标准,带动更多的农户和贫困户参与养殖,争取在五年之内打造成赣南知名品牌。

    标签: 养殖 猪肉 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