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余县黄龙镇头塘村的苗圃种植户彭东元有一件高兴事:他和合伙人一起种植了2万余盆金边瑞香,价格也一路走高到40元一盆。在赚得盆满钵满之时,他也感念村里通往苗圃种植园水利实施的改善。正因为它,才让致富的“黄金水”流到种植园。 其实,新年里高兴的不止彭东元一个,还有头塘村包括34户贫困户在内的1608名村民。近日,由赣州市水利局在头塘村实施的安全饮水工程正式完工。一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到家中,村民从此告别了雨天喝浑水的历史。“以后暴雨天,再也不用担心自家井里的水浑浊喝不了。”53岁的村民谢良富乐呵呵地说。 “自从2016年赣州市水利局到该村实施水利精准扶贫以来,除了自来水,村里今年硬化了9个条村道,约4千米长,建设了6个水利设施项目,累计投资近400万元。水渠建成、修复后,村里的农田灌溉和苗木种植不再是问题。”说起村里这一年的变化,头塘村党支部书记谢连万如数家珍,“因为水的滋润,村里变得有生机。” 山上树木葱茏,山下菜地翠绿,村道全面硬化,自来水通到家,这是近日记者在头塘村的所见。而此前头塘村因为引水渠年久失修,导致农田无法耕种,更谈不上搞养殖了,村里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谋生,留下妻儿老小苦守家中。36岁的谢建和就是其中的一员。2016年,水利部门投资将头塘村水渠建好,当“哗哗”的水流重新奔向村里1353亩耕地的田间地头,谢建和又回村里。如今的他已种下水稻十几亩,养鸭数百只,家庭年纯收入达3万元。 “解决了水的问题,便突破了头塘村村民生产发展和收入提高的瓶颈。”谢连万说。随着水利扶贫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增收,增强了群众脱贫内驱力。头塘村的变化只是全市水利扶贫的一个缩影。与头塘村一样,赣州市很多镇村都存在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扶贫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是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赣州市水利局积极制定了水利扶贫规划,科学谋划水利扶贫项目,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水利优势为依托,以水利项目扶持为支撑的水利扶贫之路。 今后,市水利局将加大对村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一大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力争全市每家每户都能有水用、吃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