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鹿茸是一种很名贵的保健品,在远古时代甚至可以说鹿茸是一些达官贵人的专利,共具有壮阳,滋阴补紧,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可以说鹿茸就是一个最好的促进身体健康的良药了,由其是对于体质过虚的朋友来说,鹿茸更是保健的最好的选择了。
鹿茸的吃法
当然了这种名贵的保健品,其吃法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不注意健康的吃法的话,那么就会大大的影响到其用性能了,那么日常要如何吃鹿茸才能让鹿茸发挥出最大的养生功效呢?吃鹿茸都有哪些讲究呢?
食法1 在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红枣1枚、生姜1片、米酒少许装入有益的杯中,加半杯水,盖严盖后置锅内隔水炖蒸。锅水沸腾后改用文火炖2~3小时,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干、眼红、心跳加速等反应时,应停止食用,这是虚不受补。无症状者,每隔一日食一次,用量逐渐加至10g;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食用时应遵医嘱)。
食法2 在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取茸片25~30g,与鸡(鸭、鹅、鸽、猪瘦肉)、枣或其它佐料置在电煲或沙锅内炖3~5小时,之后食用,用不完保存好分次用之。
食法3 在台湾,把鲜茸洗净切片,泡入50°(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后,每日服10~25ml,3次/日饮酒服用。
食法4 在东北,人们喜欢将鹿茸10g、人参10g、枸杞15g、五味子10g等中草药配伍泡入50°(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服用;或粉成末状食用;或粉成末与其它中草药配伍装成胶囊后服用;或切片含化嚼食服用(如年轻而无阳虚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热、鼻出血、口干唇裂等副作用,年轻朋友需根据自身情况慎用)。
鹿茸的作用功效和吃法禁忌
鹿茸的药性偏温,能壮阳却不燥,伴滋阴剂用,则能养阴而不腻,所以很适合服食。对于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及其他脏腑的功能逐渐减弱而出现诸多病态,如夜尿多且阳痿不举、肾不纳气而喘、肾不济窍而耳虚鸣甚至失聪等都合适!古人将其列为补益药之上品而与人参齐名。
鹿茸是雄鹿的嫩角,它是含多种胶性物质和多种不同结构的钙质和多种复杂而微量的稀有成分的药材。由于来源不裕而价格昂贵,所以在使用时应该尽量采取原质吞入,而绝不能用做煎剂。如果作为煎剂使用,它的胶性物会黏附于其他药物的渣滓上而浪费,或是黏附于药煲内壁的高处而被烤成废品甚至变成有损于健康的焦状物。所以历代医家用茸治病时都是把它研成细末,直接吞食或配以其他药粉拌制成丸服食。
例如:《千金方》中治疗佝偻病及其他虚弱症的鹿茸散,就是将鹿茸与当归、阿胶、乌贼骨等药共研为末,直接用淡盐水送服或调成糊状吞服的。而《医宗金鉴》中用于治疗小儿“先天性五软症”的补肾地黄丸,就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入鹿茸和牛膝,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的。
有些喜欢饮酒的人,将鹿茸浸入酒中作为补品享用,这虽是简便之法,然而,用量不易控制,而且酒中的乙醇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因而不够理想。
民间将鹿茸当做滋补品来用时,往往依旧俗相传之食参法:严谨地选在冬至这一天,并用精瘦的肉类共同炖食。此法若是用于增强性功能,或是治疗亚健康的腰膝酸软、血虚晕眩、精疲力乏等证,或用于治疗急重疾病愈后的顽固性失眠,或用于治疗旧称的神经衰弱症,乃至用于治疗胃溃疡或经久不愈的痈疽等顽固性的疾病时,用肉炖鹿茸来作突击性调治,是适合的。
可是,若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之类的“静病”,则嫌麻烦也难奏效。再说,鹿茸不同于红参,红参能提高人体对产热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适量服食之后能提高抗寒能力,所以选在入冬前服食就比其他季节服食有较多的好处。无此作用的鹿茸就不必选择在冬季而任何季节皆可服食。
利用鹿茸的补肾健骨之功,针对骨质疏松症及其他类似的慢性病症而用时,最好的用法就是取1~2片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用量也较少,还可以从中辨认所用茸片的质地优劣。
茸片用于炖服时,每次的用量为1~4克(约合市秤3分到1钱2分);而直接含服茸片的用量则为0.5~1克(约合市秤为1.5~3分)。
鹿茸的服食时间并无严格的要求,通常均以日间半空腹的时候(一日2~4次)为最适合。因为它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与茶汤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此外,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正在服用含茸的丸、散剂的人,遇到这两种病证时,也应该暂时停药。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以上就是关于鹿茸的一些吃法的简单的介绍了,最搬弄是非提醒一下鹿茸的保健功效很强,但是如果一次性吃多的话,会引起虚不过补的问题,因此日常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再者也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利用鹿茸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