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蚂蟥水的深度温度及土壤湿度要求

时间:2022-06-30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蚂蝗养殖是利用野生蚂蝗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生物,目前有金钱宽体蚂蝗、菲牛蛭等野生蚂蝗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饲料等生物转变为生物能,以取得蚂蝗的机体和药材等生物产品的生产。

养蚂蟥水的深度温度及土壤湿度要求

蚂蟥喜欢在石块较多、池底及池岸较坚硬的水中生活,这些环境利于蛭类吸盘的固着、运动和取食。已经知道,底质不同,蚂蟥的密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蚂蟥在岩石底上较多,其次是石子底、有泥沙碎石的泥沙底,而在深水的淤泥中最少。水草或藻类较丰富的水域,蚂蟥相对较多,这有利于其隐蔽和栖息。蚂蟥有时也爬上潮湿的岸边活动,因此,岸边土壤潮湿,草丛丰茂将有利于蚂蟥栖息和交配繁殖。在养殖蚂蟥过程中要根据上述环境特点,为其创造适宜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

水的深度、温度及土壤湿度

在不同深度的水体里,蚂蟥的种类和密度均不同。一般沿岸带密度最大,亚岸带次之,湖底最少。在深水的湖底甚至没有蚂蟥,但在冬季,也可能是越冬的缘故,蚂蟥的数量反而多于沿岸带。一般情况下,蚂蟥高度聚集在沿岸带的浅水生的植物上或岸上的潮湿土壤或草丛中,这些植物为它们提供了固着的实体,也提供了防御的场所。

温度对蛭类的活动影响很大。冬季来临,气温低于1度以下时,医蛭类开始进人水边较松软的土壤中越冬,潜伏的深度一般为15~25厘米,长江流域浅些,7~15厘米。开春后,气温回升的快慢以及水田中灌水的先后直接影响水边土壤中蚂蟥出土的时间早晚。如医蛭和金线蛭在平均气温10~13C时开始出土。水温也影响蚂蟥繁殖的时间,通常在不到水体里蚂蟥不能繁殖。暖温水流可促进一些蚂蟥的卵茧孵化。医蛭和金线蛭的卵茧通常产在含水量为30%~40%的不干不湿的土壤中,土壤的透气性要求良好。土壤过湿,易板结不利透气;土壤过干,易使蛭茧失水,均不利于孵化。此外,它对高温的抵抗力差,如把它放在43度热水里它就要离水外逃,水温升至45度时,蚂蟥沉底蜷曲,48度时死亡,放回清水也不会再活。如把医蛭放在石板上受烈日暴晒,它爬行一段后,后吸盘渐渐失去吸着力,爬两下就翻身,再稍后,只能在原地伸缩,约经19分钟,停止伸缩,体晒成黑褐色,两端向腹面弯曲成“U”形,最终死去。由于水分的丧失,身体缩成原来的一半,31条体长35~47毫米的医蛭总重26.2克,晒干后仅3.9克,失水量为总体重的85%。在养殖过程中,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外逃的蚂蟥常因外界气温变高,水分失去过多而蜷曲死亡。

    标签: 蚂蟥 蚂蝗 养蚂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