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类鹦鹉鱼常见病有哪些?身上有白斑怎么办?

时间:2024-08-04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鹦鹉鱼俗称有鹦哥鱼、鹦嘴鱼、红楔鲷等,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因其色彩艳丽,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另有一种由美洲慈鲷雄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杂交培育成的淡水赏观鱼,因体色鲜红,又称为血鹦鹉。那么鹦鹉鱼常见病有哪些呢?身上有白斑怎么办呢?据资料显示,白点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 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 面,投饵不食。小瓜 虫在水温25℃以上不易繁殖、28℃ 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可将水温 缓慢地升高到30~31℃,静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开始脱落,及时更换新水,病鱼即可康复。你可以用药——“白点一次净”,需要记住的是要注意用量。

热带鱼类鹦鹉鱼常见病有哪些?身上有白斑怎么办?

鹦鹉鱼还有以下常见病:肠炎和脱肛

1、鹦鹉鱼细菌性肠炎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摄食过饱、肠道胀饱、排泄受阻,最后由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症状] 病鱼常常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突出,鱼体呈呆滞,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不进食,粪便白色。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部分肠道出现红色,严重时全肠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充有淡黄色的粘液和血脓。

治疗肠炎的方法较多。市场销售的药物也较多,内服药如纳克菌、鱼服康、磺胺胍等,外用药如浴菌洁、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浴,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2、鹦鹉鱼脱肛,主要是肛门口部突出,在肛门外面露出了白色的肠子,像毛毛虫一样。当鹦鹉鱼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发现鹦鹉鱼有这种脱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给它治疗。一般来说,鹦鹉鱼脱肛主要是一般是由于长期喂食单一的食物或过硬的食物,比如说长期喂没泡软的虾干;还有一种是病理性的脱肛,一般的食物性照成的的轻微的脱肛。在这个时候可以给鹦鹉鱼禁食一段时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肛门腺体收回去后仍需要禁食一周右避免复发,造成习惯性脱肛,如果已经是较长时间的脱肛,就需要看鱼的情况下药。可选用4片呋喃唑酮(痢特灵)+百必除+31度水温+停食,溶于1米的水族箱中,2天换1/3水补药。一星期用药后可康复。

热带鱼类鹦鹉鱼常见病有哪些?身上有白斑怎么办?

附:鹦鹉鱼有毒吗?

鹦鹉鱼本身是没有毒的,只不过鹦鹉鱼的食物中有些是有毒的。鹦鹉鱼体内有分解消化毒素的器官,所以鹦鹉鱼不会被这些毒素伤害。但是如果人们在这时捕获鹦鹉鱼,而它体内的毒素并没有完全清除,那么鹦鹉鱼食物中的毒素就会转嫁给食用鹦鹉鱼的人类。所以,许多渔民都劝贪嘴的食客不要食用鹦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