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泸溪:“蜂王”的甜蜜事业

时间:2024-07-20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湖南泸溪,想吃正宗原生态芳香甜润的蜂蜜,最好是去找“蜂王”。向泸溪养蜂人打听“蜂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庆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忠庆。  红土溪辛女峰,地处武陵山脉末端,这里峰峦叠嶂,绿树成荫,花香四季,环境优美。山脚下是天然的生态养蜂好场所,一排排蜂箱整齐地摆放在树荫底下。一个脸膛红润、长相斯文的中年汉子,正忙着察看蜂箱,看到我们到来,连忙迎了上来,原来他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蜂王”。  “蜂王”告诉我们,他与70多户社员一起,共养殖蜜蜂1200多箱,每年蜂种销售收入10万多元,蜂蜜、蜂蜡、蜂花粉等蜂产品销售收入400多万元。如今,养蜂俨然已经成为他实现人生转折、追逐人生理想的甜蜜事业。  谈起创业经历,杨忠庆心里自有一番辛酸和苦楚。2001年,他遭遇人生第一次挫折,遇到粮食部门改制,失去了粮站的工作。那段时间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他一度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在家人的帮助下,他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努力寻找新工作,曾经做过临时工,也跑过椪柑营销……在经过多次尝试和思考后,他发现,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短、平、快”致富项目,或许这就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说做就做。养蜂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起初由于不懂技术、疏于管理、缺乏经验,杨忠庆引种的10多箱蜜蜂,得了蜂螨病,幼蜂发育不良,成年蜂大批死去,蜂场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屡败屡战,永不言弃,买了许多养蜂技术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向师傅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跌倒又爬起,2005年,他养殖了20箱蜜蜂,产出蜂蜜2000多斤,收入达5万多元,杨忠庆的甜蜜事业终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学习,杨忠庆对养蜂事业有了很多想法,他意识到小户的分散养殖和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适应市场需要,也不利于养蜂产业发展。2012年,由他牵头,周边10多户养蜂专业户成立了泸溪县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泸溪县庆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抱团经营,实现了信息、技术、利益共享,当年养殖规模达到310多箱,销售收入93万余元。  自己富了,不忘乡亲。只要有人向杨忠庆请教养蜂技术,他都乐意传授。洗溪镇李什坪村村民田祖林,两年前,还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一家人全靠他在外打零工挣钱过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结识了杨忠庆。杨忠庆向他推介了养蜂这项致富项目,并亲自带他到蜂场考察,向他传授生态养蜂技术,使他坚定了养蜂发家致富的信心。  “没有杨师傅的耐心指导,我也不可能走上养蜂脱贫致富这条路。”谈起养蜂致富经,老田心中感慨万千。当初,他对摇蜂、分蜂、病虫防治等基本养蜂技术一窍不通,都是杨忠庆隔三差五的上门指导,让他逐步掌握了养蜂这门技术。有一次,他蜂场蜜蜂产生了分蜂热,幸亏杨忠庆及时赶到,现场指导他如何调脾,为他化解了蜂场危机。如今,他的养蜂规模已发展到50多箱,年收入4万多元,成为了当地的一名致富能手。  经过10多年的奋斗与拼搏,杨忠庆已成了名副其实的“蜂王”。他养蜂技术好,经验丰富,为人又古道热肠,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养蜂队伍中来。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72户,年养蜂规模达1200多箱,辐射带动周边430多户农民发展了蜜蜂生态养殖。  “我们合作社主营的都是绿色、无公害、安全、放心的蜂蜜产品,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杨忠庆一边带我们参观蜂场,一边不忘宣传自己的蜂产品。目前,他的合作社生产经营有蜂蜜、蜂蜡、蜂花蜜等多种产品,并成功注册了“湘庆丰”牌蜂蜜商标,主要通过“互联网+微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蜂产品达5万多斤,创利润320多万元。  如今的“蜂王”更忙了。他的身影奔波在浦市、武溪、潭溪、洗溪、兴隆场等乡镇的路上,上门送蜂种,指导蜂农科学生态养殖已成为他当前的主要任务。“2016年,县里为精准识别贫困户一户一箱补贴扶贫资金800元,这一利好政策,给我们蜂农带来了福音,必将驱动养蜂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蜂王”杨忠庆的一席话,我们看到了养蜂产业的前景和希望。
    标签: 养蜂 蜂王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