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争取到种烟指标,种啥都比不上种烟,我已向镇里和烟草部门申请了120多亩的栽培计划,我种烟致富的信心更充足了!”5月10日,在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李楼村海润宝家庭农场的烟田里,农场主王东海与20多名妇女一边在烟田中除草一边对记者说。
今年50多岁的王东海是李楼村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解决家里捉襟见肘的生活困境,他开始走村串乡收购破烂,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他有了一定的积蓄。1995年以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不少土地处于撂荒或半撂荒状态。他以优惠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开始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种植小麦、玉米虽然也挣钱,但与种烟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王东海说,种植一亩小麦、玉米,除去成本每亩地一年能赚800多元,而栽种一亩烤烟一年能净赚3000多元。
“种烟收入高,但必须掌握技术。”王东海说,2006年秋,舞钢市烟草公司和尚店镇领导找到他,鼓励他依托租种的土地种烟,王东海把租种的34亩地和自家的8亩地,全部栽上了优质烤烟。本想靠种植烤烟发家致富的王东海万万没有想到,烤出的烟叶并不理想,在烟地里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6000多公斤烤烟叶却只换来了5万多元,不但没有挣到钱,还赔进去1万多元。
“别人9亩地的烤烟就卖出4万多元,而自己为什么收入这么少呢?”经过思考,王东海找到了答案:关键是技术!为了提高种烟技术,他通过各个渠道找来了烤烟种植技术方面的资料进行认真学习。不服输的王东海决定2008年还栽种烤烟,但又怕自己技术不够成熟,只种了20亩烤烟,当年大获丰收,仅烤烟就挣了6万多元,加上其他(套种红薯)收入,总收入近8万元。这在当时的尚店镇来说是较为可观的。
尝到甜头的王东海胆量大了、信心足了。2009年他把烤烟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70多亩,投资5万余元在烟田里打了一眼深水井,购买了起垄机等机械,成为了舞钢市少有的种植50亩以上烤烟的大户。在舞钢市烟草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王东海依靠大棚育苗、机械化起垄、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密集式烤房等科学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种植效益。
王东海抓住烤烟这棵“摇钱树”,让家庭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他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今年加上现代烟草农业惠农政策补贴,再除去肥料和土地租金、劳务报酬等支出,120亩烤烟纯收入将达到40万元。“现在家里电视机、全自动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电样样俱全,给儿子在市区也新买了一套160多平方米的复式楼房,为了方便出行和烤烟出售,我还买了一辆轿车和一辆拖拉机。”王东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