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提升援藏“造血”功能

时间:2022-05-02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林芝地区素有“西藏江南”之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流常年鱼贯而入,形成了林芝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为林芝地区发展灵芝、茶叶、天麻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围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抓特色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跨越式发展,是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工作的重点之一。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顺应当地气候特点、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实际,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的新路子,为当地百姓增收创收。

  农牧民成为“上班族”

  早晨8点,嘎松罗布骑着摩托车从巴琼村出发,经3公里路程来到波密县扎木镇,再改乘单位的班车到基地上班。他笑称,自己终于也当上了“上班 族”。嘎松罗布工作的地方是西藏林芝广药发展有限公司在波密县产业园的藏灵芝、藏丹参GAP基地。温室大棚一字排开,成为青山碧水间一道特殊的风景。笔者 了解到,波密产业园区是援藏工作由“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变的典型。按照“现代、生态、特色”的原则,广东第六批援藏队建设的波密县产业园,规划主导产 业是以藏药制造为龙头的民族特色生物产业、绿色食品饮料制造业、民族特色家具制造业和民族工艺品加工业。

  今年初,牧民嘎松罗布和广药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工资。“种藏灵芝和藏丹参很有讲究的,要考虑大棚内的湿度、温度。土 栽和袋栽也不一样,如果要提取孢子粉,袋栽就更适合。”一边为笔者讲解,嘎松罗布一边监控着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如今的嘎松罗布,俨然已经成为藏灵芝种植 专家。他告诉笔者,几年前曾去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学习种植技术,收获颇大。

  2011年下半年,西藏林芝广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后,迅速启动一批GAP基地建设,并完成了藏灵芝孢子油的设计试产以及西藏特色林下资源商贸援藏等多项工作。

  目前,广药公司在园区内建设了藏灵芝、藏丹参两个GAP基地,成功研发出高端保健品藏灵芝孢子油及妇清雪莲栓等产品。其中,藏丹参基地育苗已完成,首期扩种1000亩,亩产收益预计为3000元。

  天麻种植年利润达5万元

  嘎松罗布说,在广药基地的工作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我家还种了1000平方米天麻,每平方米能赚50多块钱”。原来,在广东援藏工作队的帮助 下,嘎松罗布所在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上了天麻。“以前还得为销售发愁,现在广东援藏队来了也不愁销路了。”嘎松罗布笑言,现在的生活比以前“那 真是好得多呐”。

  在离扎木镇不远的另一个村子里,500多平方米的天麻正在藏族青年马达家的黑土下悄然成熟。“去年种天麻收入了10几万,纯利润大概有5万元 吧。今年我准备把菜地变成天麻地,还能增加五六十平方米的面积”。马达指着邻居次仁家的小院说:“看到我种天麻能赚钱,他们家也跟着一起种了,而且那50 多平方米的天麻还是从我家拿的种子呢。”据统计,波密县现有天麻种植面积达9.2万平方米,共计收获32.2万斤,户均增收14367元左右。对农牧民人 均纯收入只有7158元的波密县来说,这的确是一笔可观的增长。

  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是嘎松罗布和马达这几年来最直观的感受。“以前住在很破的房子里,我们家三口人住得挤得很。后来广东援藏帮我 们修房子、修路,整个村子的生活都变好了。”嘎松罗布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在镇上上小学的孩子将来能够去广东读书,“去内地,最好是去广东 多学点东西回来”。

  记者手记

  “三县两场”掀“造血”热潮

  从林芝八一镇出发,途经白雪皑皑的色季拉山、穿越绵延数十公里的“排龙天险”到达通卖大桥。向左沿易贡河前行20公里,可抵达广东援建的易贡茶场。

  在援藏工作组进驻前,易贡茶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不仅有三分之一低保人员,还累计欠缴社会养老统筹金2732万元。从2011年起,茶场开始提高鲜叶收购价,还注册了“雪域茶谷”商标,并推出了雪域茶极等高端产品。

  “以前好一点的鲜叶收购价才23元一斤,现在每斤能卖150元”。易贡茶场茶叶一队藏族妇女德吉告诉笔者。

  在广东援建的“三县两场”,“产业造血”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林芝县推广现代蔬菜水果种植,在波密县推广仿野生天麻种植,在察隅县打造现代粮食种植业在易贡茶场打造茶叶产业,在察隅农场打造现代养殖业……

  据统计,2012年,林芝地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73亿元,同比增长15.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10元,同比增长15.2%,继续走在全区前列。

    标签: 天麻 林芝 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