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科学应用

时间:2021-05-18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当前农业生产上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化学农药在目前的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中的作用已经无法被取代,尽管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负面效应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的科学家也一再呼吁要减少农药的用量。现代农业要维持持续稳产、高产都离不开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人工用化学手段合成的物质,往往具有双重的性质,在促进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的同时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农药使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下,会污染环境和农作物 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正确掌握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极为重要。化学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建立在对农药特性、防治对象、防治功效以及防治范围的完全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不仅能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 获得经济效益 而且可以减少人畜中毒 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避免对有益生物的伤害减缓病虫对化学的抗药性的产生。


  1 化学农药使用的主要问题


  化学农药都是经过化学反应手段合成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的主要特点是高效、迅速和可操作性。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作物免受各种病虫害以及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保护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1  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 随着化学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化学农药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这对提高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是一个好的现象。现在农药品种繁多也很混乱尤其是复配药剂更为繁杂。一些不正当的生产单位和经销商为了牟取高额的利润,往往在化学农药的生产和经销中人为制假或掺假,以次充好,给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有的产品根本不是农药,而是几种化学物质的简单混合物;有的产品加工程序是错误的,产品不是能够使用的农药;有的是用过期的农药重新包装以后继续销售;有的农药的有效成份含量不足;有的是完全对农作物有害的物质等。由于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的农业生产减产,几乎在我区的农村都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2 药品的使用不当问题 化学农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物质,它的使用是有严格地要求和使用剂量、使用范围以及使用手段的。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尤其是有关化学农药的适应方法、规范和要求等根本不太了解。另外,化学农药的使用管理上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这样就导致由于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不当而引起了农业减产和农药中毒等不利现象发生。主要表现在,用药量不准确,农民缺乏适量使用的意识,一次用药量的多少几乎是凭经验而定,随意性太强,化学药品如果使用不当,无论使用量不足或超量使用,都会给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使用方法不符合要求,由于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是有严格区别的,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出现错误的使用方法,不但降低了药物的功效,还出现了中毒和浪费等现象;几种药品互混使用也是使用不当问题,有的药品不能混用,但农民在使用中往往是几种不同的化学农药同时使用;使用的时机和条件不合适,盲目施用化学农药是最普遍的一种使用不当的现象,化学农药一般都有严格使用条件,如温度、湿度和作物的生长状况等,但是农民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产量的利益驱动下,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有些化学农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由于以上化学农药的使用不当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各种中毒事故的发生。农民在喷洒农药时不注意安全操作高温酷暑下喷洒高毒杀虫剂喷洒农药后没有及时清洗或在施药过程中吸烟、吃东西等造成直接中毒。有些害虫抗药性较强一般农药效果较差菜农往往使用一些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如甲胺磷、久效磷、呋喃丹等;同时有些菜农为了蔬菜提早上市大量使用激素类的药品。而蔬菜又是时令食品不可能等到农药残留期过去以后才上市往往是今天打药明天上市人们食用前又不注意清洗这类中毒虽然也有急性中毒现象存在但大多数是慢性积累中毒。当有毒农药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出现各种病变而这种中毒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所以在人类生活中危害最大。


  2 化学农药的使用条件


  2.1 了解化学农药的特性 了解各类化学农药的特性是合理科学使用的前提条件。化学农药种类繁多,防治对象各异。必须对农药的理化性质、毒性和生物活性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做到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的剂型是农药制剂的形态,它是根据药剂的特点和防治对象的需要,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发挥最佳使用效果而加工的。全面掌握农药各剂型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剂型使用,是科学使用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掌握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


  全面掌握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有利于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制剂形态、使用方法和最佳施药时期。化学农药的使用一般有两个方便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作物自身的生长能力和抗病虫能力,另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于病虫害。所以在选择和使用化学农药的时候,首先要对防治对象的特性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2.3 掌握化学农药使用的有关环境条件


  化学农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专门用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的使用对自然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气温、降水、湿度和土壤类型等。例如,有些农药一般在温差比较小的早晨和傍晚喷药才能保证施药质量。气温的高低影响着有害生物的生命活动和药剂的生物活性,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适宜温度为15~30 ℃;化学农药一般在潮湿条件下反映最好,有一定露水有利于粉剂在作物茎叶上附着和沉积,所以多在早晨湿度大和有露水时喷粉 但是露水大时 不宜进行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因为药液会随露水流失;降雨雨水影响药效,可冲淡、冲刷掉叶面上的药液,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最好在喷药后1~2d 内不下雨,选择连晴天或雨后天晴喷施农药效果最佳;风能加速药剂的分解和蒸发及飘逸散失,不仅药效差,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大风天气不易喷药,喷药时若有风袭来,要站在风的上方,以免危害施药人员;土壤性质、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和微生物的种类对土壤处理的药剂特别是除草剂的药效影响极大。


  3 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


  具体要求包括:用药量要省、施药质量要高、防治效果要好、不发生药害、对有害生物不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天敌及水生动物安全无害等。


  3.1  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对症用药 要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不同的时期选用最有效的农药品种和适宜的剂型、合适的浓度进行施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不但效果差,还会浪费农药,延误防治时机,甚至对农作物造成药害。以液体状态使用的农药剂型及方法有对水使用的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悬浮剂、糊剂、悬乳剂、浓乳剂、微乳剂、乳油及可直接喷雾使用的超低容量制剂、油剂、气雾剂等。使用最多的是喷雾法 有时也用浸种、浇灌、涂抹、注射等施药方法。以固体状态使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颗粒剂、微粒剂、大粒剂、块粒剂、粉粒剂、烟剂等等。使用方法有喷粉法、拌种法、撒粒法及毒饵法等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施用方法,以气体状态使用的农药剂型及方法以气体状态使用的农药通常是装在压缩容器内 在特殊条件下使药剂气体放出 用熏蒸的方法防治有害生物。


  3.2 选择合适用药时机 适时用药对植物保护和病虫防治非常重要。必须根据病、虫情的调查和预测预报,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恰当用药,才能发挥化学农药应有的效果。防治害虫最好在幼虫期用药,此时害虫的抗药力较弱,又未造成大的危害。如防治食心虫等蛀食性害虫,应在幼虫蛀入果实之前喷施药液,若已蛀入果内再防治,则防治效果很差。


  3.3 选择合适的用药量 所有的化学农药都有推荐的使用量,在使用时不得随意增减,超过所需的用药量、浓度和次数,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还容易产生药害,以致引起人畜中毒,同时会加速作物抗药性的产生,过多消灭害虫的天敌,也会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和农副产品残留污染增多等现象。如果低于所需的用药量、浓度和用药次数,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使用化学药物要适量,必须根据使用的要求。


  3.4 选择合理混合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的混合使用将2种或2种以上农药,或将农药与植物营养物质混配在一起施用其目的是随着防治有害生物的需要和农药品种类型的增加而发展的。如果长期使用某一种或某类农药,易使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合理混用化学农药不仅能兼治多种病虫害,省药省工,还可防止或减缓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在作物整个生长季节,即使防治同一种病或虫,也不宜长期使同一种化学农药,而应几种农药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减缓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在混用过程中要考虑混用农药间的交互抗性、增效作用及各单剂间的适当比例 农药混用后的作用是复杂的 混用不合理可能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去活性,也可能使作物产生药害而减产,必须提倡科学混用不能乱混乱用。


  3.5  注意使用的安全性 化学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与日剧增。操作人员最容易受到安全的威胁,在配药、喷药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农药污染皮肤,施用完后必须清洗手,要穿专用的衣服。在中午高温时,不要喷洒高毒的化学农药,且连续喷药时间不能过长。在操作现场必须妥善保管好各类化学农药,防止人畜误食而中毒。在使用化学农药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其相关说明书,严格遵守按其剂量使用浓度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使用,减少或避免药害事故发生。各种农药在施用后分解速度不同,为保证消费者安全,残留时间长的品种不能在临近收获期使用,应按其规定的在不同作物上的 “安全间隔期”而在收获前停止使用。还要注意防止污染附近水源、土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