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铵膦的运用诀窍
草铵膦是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作用不强,与草甘膦不同。草铵膦是先杀叶,其药性在百草枯和草甘膦之间。
1、除草谱广据目前的资料及数据表明,许多杂草对草铵膦敏感。这些杂草包括:牛筋草、早熟禾、扁穗莎草、狗牙根、稗草、黑麦草、翦股颖、碎米莎草、异型莎草、马唐、野甘草、假臭草、粟米草、糙叶丰花草、飞扬草、野苋菜、看麦娘、空心莲子草(革命草)、繁缕、小飞蓬、婆婆纳、马齿苋、四生臂形草、紫堇、田旋花、地蓼、荠菜、苦苣菜、车前草、毛莨、满天星、欧洲千里光等。
2、作用特点草铵膦喷药后需6小时不降雨、以使其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在田间条件下,由于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故根系不能吸收或吸收很少,茎叶处理后叶片快速产生药害,从而限制草铵膦在韧皮部与木质部的传导。高温、高湿、高光强增进草铵膦吸收而显着提高活性,喷洒液中加入5%(W/V)硫酸铵能促进草铵膦吸收,有效提高草铵膦在低温条件下的活性。一系列植物对草铵膦的敏感性与其对除草剂的吸收有关,因而硫酸铵对敏感性低的杂草增效作用更为显着。
3、环境安全草铵膦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迅速降解,在大多数土壤中淋溶不超过 15厘米,土壤有效水影响其吸附与降解,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在作物收获时未检测出任何残留,半衰期3~7天。茎叶处理后32天,大约10%~20%化合物及降解产物停留在土壤,至295天,残留水平近于0。从环境安全考虑,半衰期短及在土壤中移动性差使得草铵膦也适于森林除草。
4、其他特性由于草铵膦杀草谱广,在环境中迅速生物降解及对非靶标生物低毒,因此将其作为作物田苗后选择性除草剂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生物工程技术为此提供了可能。目前,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研究与推广中的地位仅次于草甘膦而居第2位,目前抗草铵膦的转基因作物有油菜、玉米、大豆、棉花、甜菜、水稻、大麦、小麦、黑麦、马铃薯、水稻等。无疑草铵膦拥有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