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病害有哪些?水稻细菌性病害如何防治?据悉,今年水稻细菌性病害提早暴发,细菌性病害的发生一般会使水稻减产10%~20%,严重时导致抽穗困难,产量损失高达50%以上,而且发病田块稻米品质较差。
水稻细菌性病害有哪些
水稻细菌性病害是一类区域性、偶发性病害,常见的包括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等。
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病菌在种子、病稻草、病稻桩和杂草上越冬,下一个水稻生长季节病菌从水孔、气孔及叶片、叶鞘、根系的伤口侵入寄主,细菌在水中可存活20天以上,可借风、流水、动物(人、鼠、鸟等)的活动等途径传播蔓延。
如碰上台风,其风力大,降雨范围广,台风暴雨给水稻叶片造成大量机械性损伤,利于细菌侵染为害;再加上高温、高湿、连阴雨天气等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发病,淹水、漫灌区域蔓延迅速,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
植物细菌性的病害需用专用杀细菌的农药进行防治,但水稻以上各种细菌性病害因为不常见且表现症状易与部分真菌性病害及虫害症状相混淆,加上其传播速度快,极易错失防治适期,故水稻细菌性病害发生的区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被列为植物检疫对象。
水稻细菌性病害在发病初期进行准确判断十分重要。
水稻细菌性病害的主要症状
水稻细菌性病害的主要症状有快、烂、臭、脓(或晶)等特点,可单独或综合以上特点进行田间诊断。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水稻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有时可见深褐色纵条,根节腐烂,伴有恶臭,植株心叶青枯变黄。
拔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灰色长条形斑,根节变色伴有恶臭。
穗期发病: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或半白穗,根节变色有短而少的侧生根,有恶臭味。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
常与小球菌核病、恶苗病、还原性物质中毒等同时发生。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又称细菌性心腐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叶片感病时,中脉出现黄白色病斑,随后病斑迅速沿中脉上下拉长,扩展成上达叶尖、下至叶鞘基部的褐色条斑,后全叶卷曲枯死。
苗期染病:在叶片或叶鞘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展呈紫褐色长条斑,有时与叶片等长,边缘清楚。病苗枯萎或病叶脱落,植株矮小。
成株期染病:先在叶片基部中脉发病,初水浸状黄白色,后沿脉扩展上达叶尖,下至叶鞘基部形成黄褐至深褐色的长条斑,病组织质脆易折,后全叶卷曲枯死。叶鞘染病呈不规则斑块,后变黄褐,最后全部腐烂。心叶发病,不能抽出,死于心苞内,拔出有腐臭味,用手挤压有乳白至淡黄色菌液溢出。
孕穗期染病:穗苞受害,穗早枯,或有的穗颈伸长,小穗梗淡褐色,弯曲畸形,谷粒变褐不实。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又称细菌性鞘腐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穗部,是东北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区域直至长江流域稻区。
水稻自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秧苗发病初期,叶片或叶鞘上出现细小的褐色斑块,随后斑块数量迅速增多、连片成赤至灰褐色大斑,手指呈梳齿状从苗床梳过后,会带出大量因叶鞘腐烂而脱落的病叶,闻之有臭味;病苗呈垮秆状,易从根颈处断裂,根、颈部暂无腐烂现象。
成株期染病时叶片、叶鞘先出现赤褐色、黑褐色斑块,后迅速连成大斑,中间呈灰褐色;剥开受害叶鞘可见茎秆上有黑色条斑,部分剑叶叶鞘感病严重的植株,稻穗不能抽出;穗部感病后,颖壳、穗轴上出现褐色小斑点,严重时颖壳、米粒及小枝梗均感染变褐色。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白叶枯病
这两种病害在水稻的各个生长时期均可发病,但白叶枯病在苗期和分蘖期发病较重,细菌性条斑病在分蘖至灌浆期发病较重;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
这两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上,同时白叶枯病可感染水稻的各个器官。
水稻白叶枯病:一般为害叶片,症状分为三种类型:
1、普通型:病菌从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入侵后,产生黄绿色水渍状条纹斑点,后沿叶脉或中脉迅速向下伸展成条斑,有时病斑可延伸到叶片基部或叶鞘,病斑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病部与健部界限明显,边缘常表现波纹状。病斑黄褐色逐渐变成灰白色,叶片干枯。当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常分泌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病斑灰绿色,呈开水烫状,向内卷曲成青枯状并很快变枯白。发病部分也可出现菌脓。
3、凋萎型:多发生于秧苗期和本田返青分蘖期,稻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片失水青枯,并以主脉为中心,从叶缘向内卷曲,凋萎枯死。横切病株,用手挤压切面,有乳白色粘稠状的菌脓流出。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又称细条病、条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约1×10mm,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
白叶枯病斑上菌溢不多不常见到,而细菌性条斑上则常布满小珠状细菌液。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病区扩大;
2、选种抗病良种;
3、铲除田边杂草,减少部分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寄主;
4、搞好种子消毒处理,用50--60%的强氯精400--450倍液浸种12小时等;
5、搞好肥水管理,培育壮秧,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6、完善排灌体系,不漫排漫灌;
7、发现疑似植株要及时跟踪、鉴定;对已确认为水稻细菌性病害的植株要结合天气预报,及时喷药防治,4--5天一次,需连治2--3次;抽穗前5--7天和抽穗20%左右共喷药预防2次,可有效预防细菌对稻穗的侵染;
8、主要防治药剂:20%噻菌铜悬浮剂100ml/亩,或20%噻唑锌悬浮剂100--125ml/亩,或20%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铜可湿性粉剂50--60g/亩等,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注意:各地杂交籼稻上要密切关注细菌性病害发生动态,早防严控,避免像去年那样大面积严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