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幼苗根腐烂或是茎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土传病害的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那么,小麦常见的土传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小麦土传病害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纹枯病
纹枯病的病原是禾谷丝核菌等,菌核则是最为重要的初侵染源。
那么我们如何识别是不是纹枯病呢?
1、烂芽:小麦的芽鞘受害变成褐色,在幼芽阶段造成作物枯死。
2、病苗:在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
3、花秆烂茎:在返青拔节之后,小麦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在茎秆上出现“眼斑”。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能看见蛛丝状的白色菌丝体,以及类似油菜籽状的黄褐色菌核。
纹枯病会给小麦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和枯白穗等危害。一般会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会减产5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
纹枯病防治技术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早春及拔节期药剂防治为重点,种子处理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措施。选种抗耐病品种;适期精量播种,做到适期晚播,合理掌握播种量,防止冬前生长量过大、侵染早;加强肥水管理,沟系配套,排灌通畅,平衡施肥,不偏施氮肥,控制群体数量;搞好麦田除草工作。
(2)化学防治措施。药剂拌种:选用6%立克秀(戊唑醇)FS种衣剂10毫升拌25公斤麦种,或用40%卫福(萎锈灵·福美双)拌种。药剂拌种不但能防治纹枯病,而且同时能兼治黑穗病,但要控制药剂用量,以免影响出苗。药剂喷雾:于小麦分蘖盛期、病株率达15%~20%时进行第一次防治,以后(隔7~10天)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防治。防治药剂包括井冈霉素、丙环唑、己唑醇、戊唑醇、噻呋酰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纹枯病严重田块,分蘖拔节期要采取“大剂量、大水量、提前泼浇或对水粗喷雾”方法,确保药液淋到根、茎基部等发病部位,提高防治效果。如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40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30%苯醚甲·丙环唑20~30毫升,对水50~75公斤喷洒。
二、基腐病
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在症状识别上,如果是发芽感病的,在感病后会出现种子根呈褐色,幼芽腐烂从而导致不能破土。出土的幼苗近地面叶会出现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会变黄枯死。拔节后病菌一般在基部第一节间或者第二节间上侵染,出现褐色病斑,上部叶片叶尖变黄,后期节间腐烂、变白,茎壁变薄。
一旦感染上了基腐病,小麦的茎秆极易折倒,轻者减产10%~20%,重者可达到70%~80%。
小麦发生基腐病后,用药防治对已经发病的植株没有什么治疗效果,适当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等药,对未发病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田间病株率大幅度上升。播种前按种子重0.2%~0.3%用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另外,应注重农业防治。实行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及微肥,提倡施用堆肥或腐熟有机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增强麦株抗病能力。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健全田间沟系,确保沟系通、畅、深,达到雨停田干,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小麦基腐病发生严重地区可与油菜,豆类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降低菌源数量。
三、全蚀病
全蚀病是由于子囊菌亚门禾顶囊壳小麦变种从而造成的。
在全蚀病的辨别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病苗: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腐烂,根的表面有葡萄菌丝。
2、分蘖前后:老叶变黄,分药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
3、早春:返青迟缓,黄叶和无效分蘖增多或枯死。
4、拔节后:根部和茎基部1~2节的部分腐烂加重,植株矮化。
5、抽穗灌浆期:茎基部呈现黑变腐烂更加明显,形成“黑脚”,病部的叶鞘易于剥离,叶鞘内侧和茎基的表面形成灰黑色的菌丝层。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籽粒枇瘦。
影响小麦全蚀病田间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耕作制度、土壤营养、感病寄主、气候条件等。而全蚀病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可怕的,属于小麦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是大片枯死。一般会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在50%以上,甚至绝收。
以上就是农技之家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小麦易患哪些土传病害,如何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可以关注微信号 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