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桑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展,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桑椹的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收益。因此,为促进桑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其提出综合性防治技术。下面农技之家农资网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桑椹菌核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防治该病。
1、桑椹菌核病的症状
桑椹菌核病是一种真菌类病害,当桑树在开花时期,病菌开始侵入子房中,菌丝逐渐生长产生菌核。产生病害后,桑椹的果实会为灰白色,这期间可以断定为桑白果病。桑椹菌核病一般有三种类型,分别为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缩小性菌核病以及桑椹小粒性菌核病。
2、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不同类型的桑椹菌核病产生的时间不同,例如:肥大型的桑椹菌核病产生较早,其萌发的数量不一样。同时,子囊盘产生的时间也会表现在不同年份。此外,使用的田间管理工作、间套作模式等不同,产生的桑椹病害程度也会不同。一般情况下,在有杂草的地区比无杂草的地区产生的病菌更多,受到的病害更为严重。
3、桑椹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利用农业方法防治,首先,要合理布局种植品种,桑椹的种植需要根据早、中、晚各个阶段进行合理搭配。不仅要减少品种单一现象,还需要保证桑树实现良好的发育[5]。例如:桑树花期产生菌核病并受到侵染,导致在预防期间会遇到较大压力,不仅会延长桑椹的采摘时间,还会加大劳动力强度,尤其对于一些早熟的品种。然后,实现合理密植工作,在桑椹种植期间,采用的为单行栽植方式,使其生长出高大、丛状树形。一般情况下,密度可以控制在200株/m2。在这种种植方式下,不仅能促进果园具备良好的通风透气现象,降低病虫害的产生,还能为果园的除草工作、施肥工作等一些田间管理工作提供方便。其次,对其合理修剪,在每年的五六月份,需要执行修剪工作,将所有的母枝保留2个短截,以使其能够重新发芽。在修剪后,还需要在12月份修剪掉一些弱小、病害的枝条。同时,实现合理的施肥工作,桑椹在生长期间,要更重视基肥的施用,尤其是钾肥、有机肥等,能够促进果实生长强壮,增强果实的抗病害能力。施肥的时间要一年施肥两次,尤其在每年的5月份、12月份,需要将基肥、有机肥为主。对其进行深耕,促进排灌沟的良好开发。在1月份,要深耕桑园,实现精细整地工作,保证将部分菌核埋藏到一定地下,制约其萌生。还要执行围沟工作,促进桑园的合理排水,减少田间存在的湿度,以促使具备良好的生长环境。还需要清理桑园,将一些杂草清除掉,尤其是一些枯枝,保证桑园能够具备良好的存活环境。实现合理的间套工作,因为在套种后的作物比较潮湿,会促进核菌的滋生,无法保证地面施药工作以及地膜覆盖工作,所以,一定要在3月份之前将其清理,保证套种工作的良好实施。
3.2 物理防治
在桑椹发病期间,需要经常观察园区,摘除受病害的果实,实现集中处理,从而减少其危害土壤。在地膜覆盖工作中,要对桑园的周边实现全面覆盖工作,降低一些子囊孢子的侵入。该工作的执行不仅能有效一些病菌的产生,还能促进杂草清理工作的优化实施,实现土壤的保湿保温作用。每隔一年还需要实现轮伐工作,尤其在一些病害严重区域,保证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病害。
3.3 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防治方法能够为其提供保障,在桑树开花后,可以在盛期、花期为期喷洒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粉试剂、多菌灵可湿粉试剂以及腐霉利7天一次的交替使用。对于不同的品种,需要根据花期对施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其中,每个桑椹果实需要执行施药两次,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