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褐腐病为是莴苣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能引起整个叶球腐烂,严重影响莴苣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随着莴苣栽培面积,尤其是重茬栽培面积的扩大,该病在蔬菜生产区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农技之家农资招商网小编针对莴苣褐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生因素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为莴苣的健康种植奠定基础。
1、莴苣褐腐病D症状
该病多在莴苣结球中后期发生。主要从植株根茎或基部叶柄开始侵染,初呈黄褐色水渍状圆形斑点,随后变为深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随着病害的发展,逐渐由根茎或叶柄向上发展蔓延,或由外叶向心叶扩展坏死,造成叶球底部乃至整个叶球呈现黄褐至黑褐色腐烂。空气潮湿时表现为软腐,根茎和叶柄基部产生网状菌丝体和褐色菌核;空气干燥时,病斑褐色凹陷,病株呈浅褐色枯死萎缩。
2、莴苣褐腐病的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AG-4 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菌丝幼嫩时无色,老熟时浅褐色,较粗,直径8~12 μm,有分枝,分枝与主枝成锐角,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由菌丝体交织纠结而成,大小不一,初呈白色,后变为暗褐色,扁球形、肾形或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有菌丝相连,病斑内侧稍扁平凹陷,成熟后易脱落于土壤中。
3、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农事操作传播。病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2~3年,翌年春或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幼苗根部,也可由伤口侵入,5~40℃均可生长发育,以25℃左右最适。病原菌对湿度要求不严格,但温暖潮湿环境有利于发病,从而造成大批植株腐烂。光照和黑暗交替最有利于菌丝生长,黑暗条件下有利于菌核形成。带菌土壤和病残体上的菌丝和菌核成为再侵染的主要源头,也是来年或下茬种植蔬菜的主要初侵染源。
4、影响莴苣褐腐病的病害发生的因素
①病原菌属土壤习居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在寄主植物适宜的条件下,病原菌生育良好,繁殖快,土壤中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因此,连作地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②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如砂壤土、轻壤土较黏重、通透性差的白浆土、黏土地发病轻。土壤肥沃地较土壤瘠薄地发病轻。含水量大的土壤,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久旱后突然连续降雨,使幼苗迅速生长,根部表皮易纵裂,产生伤口,亦有利病菌侵染,发病重。
③温度是引起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莴苣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此温度范围也最利于病原菌侵入。
④一般垄作栽培的比平作栽培的发病轻,其原因是垄作栽培可以进行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降低土壤含水量;平地栽培时易因土壤板结而发生涝害,增加土壤含水量,利于病菌繁殖及侵染,发病较重。
⑤生产中不少育苗棚都用塑料薄膜密封,造成棚内光照缺乏、通风不良,加上经常淋水,人为创造了高温高湿条件,同时因播种量大,幼苗拥挤郁闭,棚内相对湿度几乎达到饱和状态,在此适宜条件下,病害很容易蔓延成灾。
⑥施肥水平和施肥种类对病害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一般氮肥用量大的幼苗组织柔嫩,发病重,增施磷肥可减轻病情。每1 hm2尿素施用量在150 kg以下较好,但当地施用量均在350 kg以上,这与当地病害的加重有直接的关系。
5、莴苣褐腐病的防治方法及措施
5.1 栽培措施
①选择砂壤土,避免在黏壤土上种植,及时耕翻,平整细耙,使土壤质地疏松、透气良好。
②切忌在重病温室或阳畦育苗,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减少分苗造成的伤口。
③以起垄覆膜栽培为主,避免平作。
④合理施肥,改变单纯使用尿素和磷酸二铵的传统施肥习惯,施用充分腐熟和添加一定量作物秸秆的堆沤肥。
⑤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灌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耐病能力。
⑥发现病株及时清除,携出田外烧毁或深埋,根围土壤撒石灰消毒。
⑦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
5.2 药剂防治
莴苣褐腐病的辅助防治措施为药剂防治,包括播种、定植前的土壤消毒和发病初期的药液灌根、喷淋。拱棚育苗或营养钵育苗在移栽前一周用药液浇灌,对病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与定植后、发病初期灌根防治相比,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对重病地或苗床土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移栽前或发病时可选用10%世高(苯醚甲环唑)乳油 1 500倍液、12.5%瑞毒脱(腈菌唑)乳油 2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600倍液灌根或喷淋,每株用药液200~300 mL,有较好的防效。
关注农技之家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植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