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小麦生长季节,选择农药防病虫害也就成了关键。我国主产麦区小麦大都进入返青起身阶段,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蚜虫、麦蜘蛛、纹枯病、地下虫、胞囊线虫病、黄花叶病、条锈病、白粉病等将陆续进入危害盛期。由于受麦播以来天气持续干旱、越冬基数高等因素的影响,麦蚜、麦蜘蛛将会严重发生。据河南省近期调查,目前全省麦蚜发生面积近1300万亩,平均百株蚜量超过40头,局部达到1000~3000头;麦蜘蛛发生700万亩,平均每尺行长虫量20~30头,最高2000头以上;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1500万亩,平均病田率40%、病株率6%。近期在云南德宏、四川绵阳、甘肃天水等地调查发现,小麦条锈病已在局部麦田严重发生。各地需及早部署安排,提前做好防控准备,预防重大病虫害的暴发和流行。首先是要加强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动态。各级农业部门要将病虫害防控列入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措施,密切注视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提早发布病虫防控信息,提前制定防治预案和准备防控药械。
第二是要选择对路的药剂。例如,防治麦蚜可用25%蚜螨清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丁硫克百威乳油以及抗蚜威、硫丹、吡虫啉、啶虫脒系列产品;防治麦蜘蛛可用阿维菌素类农药、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哒螨灵乳油等;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可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特谱唑、科惠等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可用4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多福合剂等。各地可向当地农资或植保部门咨询,根据病虫种类和药源情况选用。
第三是要严格掌握用药时期和用药剂量,采取达标防治。如小麦蚜虫当百株蚜量500头以上或者有蚜虫株率大于25%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当瓢虫等天敌与麦蚜比例大于1∶150时,不必进行药剂防治。麦蜘蛛在小麦返青后当平均每尺行长有蜘蛛200头以上,或小麦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是掌握短期天气预报,以小麦感病品种或开花至灌浆期可能遇到高温阴雨的地段为防治重点,在小麦始花期连续喷药2~3次,每隔7天一次。对于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毫升兑水喷雾,防治效果均较理想。特别是鄂西北、云贵川、豫南、陕南、重庆等小麦条锈病春季菌源地,要采取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对发病麦田实施统防统治,以控制病害向主产麦区传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