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果园用药存在问题及一些建议

时间:2021-05-16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果园用药是一门科学,什么病虫应提前预防?怎样达到绿色环保型防治?农药如何配制比较科学?怎样防治病虫害投资少,效果好?这些问题都是果农所关心的问题。现将果园用药存在的问题与笔者在生产中试验摸索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果农参考。

一、用药存在的问题

1.重治忽视防,造成防效差。病害应以防为主,控制发病,虫害抓关键期防治是基本原则。如苹果轮纹烂果病,落花后至7月底是病菌感病高峰期,此期防治及时效果好,后期基本上不用喷药或少喷药,可达到不烂果目的。但有的果农前期不烂果不喷药,后期烂果发生了,猛喷药,结果却治不了烂果,损失惨重。

2.用药跟着别人学,不对症用药。不少果农盲目用药,跟着别人学,不管树上发生什么病就打杀菌药,不管有没有虫害,打药就加杀虫剂。而大部分农药专一性强,往往只针对某一种病或虫,对其它则无效,造成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并且浪费投资,污染环境。

3.加大用药量,认为用量多了总比少了好,不科学用药。如1.8%齐螨素防治红白螨类,推荐用量为6000~8000倍液,有的果农却加浓到2000倍液,有的甚至一次比一次浓度高,不仅人为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而且生态失调,甚至造成药害,落叶减产。

4.认为农药对的种类越多效果越好。不少果农使用1种杀菌剂加1种杀虫剂,总觉得不放心,常将多种药剂混配,甚至七八种农药混配,误认为这种药管这种病,那种药管那个病,各负其责。其实多数农药本身就是复配而成,有的混用的几种药却是同一作用机理。混用等于加大了剂量,有的农药酸碱中和,降低药效或形成不溶物,导致药害。

5.重化学农药,忽视生物农药。不少果农一旦有病虫就想用化学农药防治。其实,有些病虫用生物药剂或诱杀要好于化学防治。

6.不重视农药残留和污染。有些果农防治病虫害时只注意防治效果和眼前利益,只要药到病除虫净即可,而不管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二、建议与对策

1.坚持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农业防治,如选用抗病虫品种,进行苗木栽植检疫,加强土、肥、水管理等,以提高果树抗性。做好病虫害防治的源头工作,在落叶后或发芽前清理果园,如刮树皮,清除病虫枝、烂果、病皮及枯枝落叶等,不用果树枝干做防护围墙,推广果实套袋栽培,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基数。

2.加强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使用生物农药防治保护天敌,如灭幼脲、杀铃脲等治虫,药效长,效果好;种植诱集作物,集中用药消灭病虫,既投资少,又减少污染。

3.充分利用现代物理及高新科技手段。如性诱剂、性信息素产卵诱剂、黑光灯、杀虫微波、激光等应积极发展和使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采取农业措施治虫。种植作物诱杀,如白星金龟子,该虫飞翔力强,靠化学农药防治效果较差,可在每亩果园中种3~4棵向日葵,利用向日葵花盘诱杀。既保护环境,又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如大青叶蝉可种植喜食植物诱集,集中喷药灭虫等。

5.科学用药,改革传统用药制度,不用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无公害农药。采取预测预报措施,抓关键期用药,尽量少用有机化学农药,大力推广无公害农药。如用施纳宁代替福美砷;松脂铜(绿乳铜、博尔多乳油、氯氨铜)取代波尔多液,使用方便效果好。用生物源农药,如多抗霉素、多氧菌素、菌立灭、菌普克取代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防治斑点落叶病、轮纹烂果病。用齐螨素类(虫螨即死、虫螨克星等)药剂不仅对抗性害螨有特效,而且对多种抗性鳞翅目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意性农药,如灭幼脲、杀铃脲、蛾螨灵、虫螨特、米螨等,防治鳞翅目虫害药效达30天左右,而且效果好,不伤天敌。

6.注意农药的配制技术。为减少喷药次数,需一次使用多种药剂时,注意药剂酸碱成分和配制顺序,不要先将农药对在一起成为浓缩剂,再加水稀释。要先将杀菌剂稀释加足水量,再加杀虫杀螨类药剂,然后加叶面肥、钙制剂,最后加农药助剂。另外,要充分搅匀再喷洒,可湿性粉剂还要随搅随喷。注意不要将碱性与酸性农药在一桶中配制,以免中和失效。

    标签: 农药 防治 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