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肥料造成土壤性状恶化,已经是目前必须解决的第一大问题。但是,这几个概念性问题理不清楚,这土壤改良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一、农家肥不是肥是土壤改良剂:肥,就是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矿物质营养的东西,植物秸秆、叶片、禽畜粪便中尽管含有多种矿质营养,但含量很低,作为“肥”使用,必然要在量上有保障。但这些农家肥从收集到堆沤到运输到施进农田,既累人还臭气熏天,在当今时间就是金钱,劳动力紧缺的环境下,就难免省去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堆沤腐熟,也就成就了以鸡粪为代表的土壤恶化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如果我们反过来把这些有机物质作为土壤改良剂,利用先进的工艺措施把其对土壤性状最有益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在量上大大减少,在质上成倍提升,农家肥的身份也就当然地展现其在农业生产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二、农家肥不是使用越多就对蔬菜生长越好:有机物质在土壤中要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以后才能释放出可以被根系吸收的营养。这些营养往往先被土壤胶体颗粒吸附保持,然后通过离子交换进入土壤溶液中才有机会被根系吸收。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和土壤胶体颗粒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超量施用的农家肥必然会破坏这两个能力的正常循环,盐渍化、酸化或碱化,就会随之出现。所以,农家肥也要适量施用。
三、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性状的维护者: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的食粮和活动基础,过量施用农家肥,尤其是未经腐熟,必然会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土壤微生物,即便是人为补充生物菌肥,也难以改善持续恶化的土壤性状。
四、植物需要的营养有两大类,施用矿质营养不等于满足了植物的所有营养:不论是农家肥还是五花八门的化肥,都是在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为主,但果实生长需要更多的是来自叶片合成的有机营养物质,所以,施用的矿质营养要经过土壤转化、根系吸收、植株体内运转,到达绿色器官以后参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代谢以后,再以更合适的身份,才能被植物利用。一句话,施肥要有一个提前期,尤其是农家肥。
五、被土壤颗粒保存下来的营养才能更好的被吸收利用:众所周知,只有能够溶解于水的矿物质,才能被根系吸收,还有一句,只有被土壤颗粒吸附的矿物质离子,才能持续有效的被植物利用。所以,施肥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即便是水溶肥,也要适量适时并以更科学的方法施用,才能发挥出最佳肥效。追肥时,大水漫灌冲施肥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且会污染土壤环境的施肥方式,沟施、穴施,施后覆土,滴灌,才是理想的施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