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菌核病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近年来,果桑种植正悄然兴起。果桑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叶可用于养蚕,桑果(俗称桑椹)供鲜食或进行深加工,在春末夏初水果淡季的4~5月份上市,不仅酸甜可口、味道鲜美,而且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逐渐成为果品中的新贵。发展果桑种植,改变了传统的“一条蚕、一根丝”的单一生产模式,对于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延伸蚕桑产业链,促进蚕桑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果桑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果桑菌核病的危害也逐渐加重,降低了桑果的产量与品质,严重影响了果桑的经济效益,生产上务必引起重视,积极进行防控。

果桑菌核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1、危害症状

果桑菌核病又名白果病,主要危害桑椹,有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3种。桑椹被侵害后失去了应有的红紫、滋润、光亮状态,变成或大或小,形状、色泽怪异的病果,而且都产生黑色菌核。以肥大性菌核病危害为主,被害果实形态肿大,内部空虚,病果后期外观变白易脱落,果实不能食用,严重时整个枝条甚至全株桑树的桑果全部发病,几乎颗粒无收。

2、发生规律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抽生出的子囊盘放射出大量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初次侵染。菌丝侵入雌花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菌丝形成菌核,随桑椹落入土中。病果落地,腐烂后菌核残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病原。有病花果与无病花果接触,可造成再次侵染。春季温暖多雨、土壤潮湿,利于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多,病害重。地势低洼、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树龄老的果桑园发病重。病原菌的积累也是引起菌核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上年发病轻微的果桑园,如不及时进行清园和防治,病情逐年加重,当开花期间遇到阴雨温暖天气会传播很快,容易暴发成灾。

果桑菌核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3、综合防治技术

3.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重”的防治方针,按照无公害果桑要求,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要求安全、有效、经济、适用,把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3.2 农业防治

3.2.1 合理建园 尽量避免在低洼地、通风不良的地块栽植。减小栽植密度,以300株/667m2。行向应顺风,养成中高干树形,改善桑园通风透光条件。注意排水降湿,园内外沟系畅通,做到雨停田干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3.2.2 清园翻耕 冬季对桑树枝条适当剪梢,并剪除细弱枝、下垂枝、病枯枝,及时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要特别重视冬季桑园翻耕工作,深翻土壤可把部分菌核深埋土中,使菌核不能正常萌发。没有冬耕的必须在2月底3月初对果桑园进行一次深春耕,深度要达到10cm以上。采果结束后,结合施肥对土壤再翻耕一次,埋压菌核,或在桑树发芽前用地膜满园覆盖,阻止病原菌出土。

3.2.3 清除病果 果桑菌核病病原是由少到多不断积累的,因此要提高防病意识,加强检查,及时清除树上和掉落到地上的早期病果,拿到园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防止来年再侵染,这是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的一个重要措施。

3.3 化学防治

3.3.1 土壤消毒 果桑菌核病的病原主要以菌核状态在土壤中越冬,当上年菌核病严重时,可考虑对土壤进行消毒。冬季清园剪去病枯枝及清理地面枯枝落叶后,用0.8∶0.8∶100波尔多液或1~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80~100倍液喷洒地面。当气温达15℃左右、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667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kg湿润的细土10~15kg匀后撒在桑园,可有效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萌发的幼嫩芽管,防治效果很好。

3.3.2 喷药防治 首先,选择高效低毒、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农药,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菌核净、乙烯菌核利、腐霉利等药剂,这些药剂病都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次,掌握好用药关键时期,应在早春开花初蕾期及时上述药剂细致喷花序、枝、叶进行预防,如果不重视前期用药,在桑果发育期发现病果时再用药则为时已晚。要求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各喷1次,连续3~4次,每次间隔5~7d,具体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作适当调整。喷药时应均匀周到,不可漏喷;以上几种农药要交替使用,且不可随意提高浓度,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可以在药液中加入广谱低毒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等,兼防害虫。注意采果前15~20d必须停用农药,确保桑果绿色安全。

    标签: 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