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白果病的发病因素 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桑椹白果病是菌核病的俗称,是桑果主要病害。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散发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为了帮助农户们更好的防治桑椹白果病,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其发病因素、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桑椹白果病的发病因素、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发病因素:

a.气候:在开花期间,若雨水多,土壤湿润,气温高则有利于土壤中的病菌萌发,进而促使菌核病爆发。

b.施肥,偏施氮肥会导致树体虚旺,细胞不紧密,树体营养不足,抗病性差。同时也会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性降低,为病原菌的繁殖提供条件。

c.组织幼嫩:果桑不仅开花期感染菌核,在整个结果期都可感染,只是以开花前后感染最多,青果期感染相对较少,成熟果桑不感染。可见幼嫩组织最易感病。

发病规律:

桑葚菌核病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到次年春季桑树开花期间,若条件适宜,土壤中的菌核就会萌发而后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传播到雌花上,引起侵染。病原菌入侵雌花后,菌丝大量增殖并侵入子房内,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菌核随着病果落地,进入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桑树萌芽时,随气温升高,再次成为侵染源。

桑椹白果病的发病因素、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作鲜食用,可少量栽植大10品种。作加工果汁类使用,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 46C019品种和抗性品种苏椹72号。注意46C019品种不能与大10品种混栽。

(2)选择适宜地点建园 建立专业加工用桑果园,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势较高,易机械耕作的地块建园,要求园地周围方圆10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结桑椹的乔木桑和养蚕用桑树。

(3)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大10品种亩栽300株以下为宜,养成中干树型;46C019品种亩栽111株,行距3米,株距2米,养成中等灌木型;苏椹72号品种亩栽300株,行距3米,株距0.74米,养成2.5米高、多个主干树型,有利通风透光和机械耕作。施肥原则:采果结束后重施有机肥,以腐熟的鸡粪、豆饼最优;入冬后至发芽前,以专用复合肥为主,以每株0.5千克尿素为标准,适量增加氮肥。

(4)耕作 在桑果园建立早期,除油菜、豆类外,可少量间作一些低干作物,但后期不可间作任何作物。采果结束后,结合施肥,对土壤进行机械或人工深翻,在冬季或春季施肥时再深翻一次,不留死角。早期发现白果病,采用摘除方法有一定效果。病果多时,不如采用深翻来得彻底,特别是春季深翻很重要,可破坏表层菌核子囊盘,防止孢子飞散,起到无菌防病作用。

(5)药剂防治 在果桑开花前后和青果期,用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果桑枝、干、叶、果和地表全面喷洒预防,每隔6天一次,共喷2~3次;有病时,每4天一次,直至少量桑果由青变红时停喷。

    标签: 桑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