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赚钱,种地收益低,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有人说这是因为人均耕地面积太少才是主要原因,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问题,就是规模化效益,即规模越大效益越好。那么农村种植业如何赚钱呢?下面农技之家农资网给大家将一些关于农村种植业赚钱需要创新的相关情况。
农村种植业如何赚钱,农村种植业赚钱需要创新
大户的困境:规模越大越不赚钱
对于农民而言,规模化效益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层面:一,规模化种植效益是否存在?二,规模化的经营效益是否存在?即生产的规模化和经营的规模化。
成本结构“三变七”
家庭农业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单元(种植),经营交给“二道贩子”们,不存在规模化经营。成本结构简单:农药、种子、化肥三项成本,农民种地属于“自我雇佣”,没有计算人力成本。根据2012年关于中国家庭农场的统计数据:家庭农场的平均耕地面积在200亩左右,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使用农业机械也会产生成本。此时,农业种植的成本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共分成7大项,除农药、种子、化肥,还有雇工成本、土地流转成本、机械成本、管理成本。
大户的“规模不经济”
第一,土地流转刚刚开始,目前属于大户、中户、小户并存的过渡时期。较成本优势,三者的成本差异大,小户其实更具有成本优势,因为他们的成本结构不一样,大户不一定有成本优势。
第二,小户种植,精细化程度一般比较高。在调查中发现,比如种肥同播,小户农民一般不会漏播,但外聘“农业工人”则相反,同时,小户农民的粮食,偷盗者较少,大户种植,特别是商业投资的种植大户,偷盗情况很严重,甚有监守自盗的现象。
第三,大户对农业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发生农业灾害如何自救?如果靠机械自救,大户的农业机械比较齐全,有一定优势,比如水灾后排涝;如果自然灾害后完全靠人工自救,则大户并没有优势。比如玉米遭遇风灾,需要人工扶正,上千亩的面积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耽误救灾时间。
大户的赚钱之道
一、规模筹码。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使得经营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靠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很难,靠经营信息增加收入相对容易则应以增加收入为主要方向,增加收入是没有极限的。而小户农民,缺乏信息来源,只有降低成本,而成本是有极限的;且很难摆脱经济学上所谓的蛛网理论。蛛网理论通俗讲,就是农民常说的大年小年,小户是天然的跟风者,别人赚钱,就会跟着种,别人赔钱,自己也不种了,可能永远都错过大年,赶上小年。
二、获取农业政策。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相对于小户来说大户具有一定的规模,则能更好对应国家的政策,通过申报项目获取一定的补助。
经营规模,向上游获取利润
具有经营规模,能从上游获得原材料优势,或者更好的植保技术服务。如大户、合作社实行集团采购,就能够从上游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更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或者更好的植保服务。现在的农民对待种植的作物是有病没病都打药,而且不能对症施药,在这方面,小户天然是弱项,而大户就能向上游要求更好的植保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这就是规模筹码。
这个筹码可以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规模体现出来,目前在农资领域就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几家种植大户合伙,针对厂家采购,通过规模经营向上游获取利润。目前,农资流通环节还普遍存在县级代理、乡镇和村级零售现象,减少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够获得10%—30%的农资购买成本。
经营产业链,向下游索取利润
因为具有规模,种植大户可以向下游索取利润,实行全产业链经营。原来的农民只负责生产种植,由于规模小,所以有二道贩子、三道贩子、零售等等流通环节的存在。然而,种植大户种植规模和经营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即减少二批成本、三批成本,甚至是零售成本。此外,还可以实现订单农业,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品种、规模,将不同等级的农产品分类存放,实现高附加值的销售。这是家庭农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实现农资产品的社会化
当种植面积达到一定的规模,种植大户就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农资机械,农资机械的购买会减少农户的种植成本,但由于农资机械季节性较强,必然会导致剩余产能的浪费,且配置越全面,损失就越大,如果可以实现剩余产能的社会化,大户之间相互配套,实现“我为你播种,你为我收割”的多赢组合,就会相应的减少成本,增加利润。
那么,如何才能让种植大户赚钱呢?第一,必须从农资的生产者变成农资的经营者;第二,如果是大田作物,应保持合理的规模,即150-250亩左右;如果是经济作物,最重要的则是经营品种必须能够摆脱蛛网理论的限制。第三,了解国家农业政策,结合自身情况获取相应扶持资金。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农村种植业如何赚钱,农村种植业赚钱需要创新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对那些还不了解现在农业种植现状的朋友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后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农技之家农资网,了解更多更加详细的农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