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栽培技术

编辑:洪杰酱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丹参的栽培技术

收获、加工及炮制

1、根的收获。根的收获可分不同时期进行。分根繁殖、芦头繁殖和扦插繁殖的,可于栽培后当年11月或第二年春季萌发前采挖;种子繁殖的,于移栽后第二年的10~11月或第三年早春萌发前采挖。由于丹参根质脆、易断,故应在晴天、土壤半干 半湿时挖取,挖后可在田间曝晒,去掉泥土,运回进行加工,切忌用水洗根。

2、根的加工。当根晒至五六成干时,把一株一株的根收拢,扎成小把,晒至八九成于,再收拢一次,当须根也全部晒干时,即成商品药材。北方可直接把根晒干即可。鲜干比为3.1~4.4:1。南方有些产区在加工过程中有堆起'发汗'的习惯。根据科学研究,采用堆起'发汗'的方法加工,会使丹参根中的一种有效物质丹参酮含量降低,故此法不宜采用。一般亩产干货200~250kg。以无芦头、无须根、无霉变、无不足7厘米长的碎节为合格品;以根条粗壮、外皮紫红色者为佳。

3、种子采收。留种田植株于第二年5月开始开花,可一直延伸到10月份。6月份种子陆续成熟,分批剪下,曝晒打出种子,再晒至干即可。种子不耐贮藏,最好当年播种。

4.炮制

(1)处方用名。丹参、酒丹参。

(2)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3)历史沿革。唐代有'熬令紫色'(《千金》)的炮制方法。末代有炒制、炙制(《总录》)、焙制(《宝产》)等方法。明、清有酒洗(《入门》)、酒浸(《原始》)、酒炒(《辨义》)、酒蒸(《笔花》)、猪心血拌炒(《害利》)等炮制方法。现行,有酒炙、米炒、炒、酒润麸炒等炮制方法。

(4)炮制方法

①丹参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②酒丹参 取丹参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丹参片每100kg,用黄酒10kg。

(5)成品性状。丹参为类圆形的厚片,片面红黄色或黄棕色,见有散在黄白色筋脉点,呈放射状排列,中心略黄,周边外皮暗红棕色。气微,味微苦涩。酒丹参表面黄褐色,略具酒香气。

(6)炮制作用。丹参多生用。生品祛瘀止痛力强,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因其性偏寒凉,故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疮痈,产后瘀滞疼痛,经闭腹痛,心腹疼痛及肢体疼痛等症。如用于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的丹参饮(《医学金针》);治乳痈肿痛的消乳汤(《参西录》);或用治温热病热入营血的清营汤(《条辨》)。酒制后,缓和寒凉之性,增强活血祛瘀、调经之功,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多用于月经不调,血滞经闭,恶露不下,心胸疼痛,癥瘕积聚等症。如用于月经不调的丹参散加减(《妇人明理论》)和治气血凝滞,心胸疼痛的活络效灵丹(《参西录》),以及治风湿痹痛的独活散(《普济方》)。

(7)炮制研究

①对理化性质的影响。对丹参切片前后水镕性成分的分析证明,丹参切片前经水浸泡,水镕性成分损失严重。总酚类成分损失约97%,原儿茶醛损失约55%。浸泡24小时与72小时情况基本相同。由于酚性成分易氧化变质,用闷润法软化时,总酚类成分也损失近50%。但总丹参酮含量,浸泡者较未浸泡及闷润者要高,系由于水镕性成分的损失,导致脂溶性成分易于溶出所致。对丹参饮片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水溶性总酚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丹参饮片经酒、醋炙或炒炭后,水溶性总酚浸出量显著增高,尤以丹参炭最为显著,为生品的5倍多。说明丹参经酒、酷等辅料炮制后,能显著提高丹参水溶性总酚浸出量,这一点与文献所载,酒制助其活血调经,能增强活血、镇痛作用悬相符的。

②对药理作用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观察生丹参 、酒丹参、醋炒丹参三种不同炮制品对由四氯化碳造成家免急性肝损伤,中毒性肝炎模型的aRP(谷丙转氨酶)变化,肝脏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生品、酒炙品对兔模型的aRP升高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尤以生品为优,而醋炒丹参作用不显著。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此相一致。

(8)贮存。贮干燥容器内,酒丹参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