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的高产栽培技术知识分析总结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玄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以块根供药用,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因此,吸引了众多农户种植。然而,很多地区种植的玄参产量并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经济收入。那么,如何才能使玄参高产呢?本文将玄参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玄参的高产栽培技术知识分析总结

1、生长习性

玄参是深根性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寒。种子发芽率为70%~80%,温度在20℃左右,在足够湿度的条件下,播后约15d出苗。地上部分生长期3~11月,3~5月生长迟缓,6~7月生长较快,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地下块根迅速膨大时期,11月以后地上部分枯萎。7~8月为花期,8~9月为果期。地下部分有多数肥壮的越冬芽,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称为“子芽”。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玄参对土壤适应性强,平原、丘陵、低坡地均可栽培,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植。玄参是深根植物,在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地,施用有机肥30.0~37.5t/hm2或复合肥2 250~3 000kg/hm2作基肥。土壤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3m的高畦。

2.2繁殖方法

2.2.1子芽繁殖。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种植为宜,早种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产量高。栽前挑选粗壮、色白、无病虫害、长3~4cm的子芽头,从芦头上掰下作种栽。选好芽头后,在室外向阳处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窖贮藏。窖深50cm左右,大小视种栽量而定。窖底整平,先铺10cm厚的细砂,将种栽平铺入窖里,厚约30cm,窖上盖土10cm厚,使呈龟背形,以防积水。冬季可再加盖细土或柴草,防止芽头受冻。翌春3月,取出芽头,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50cm×25cm挖穴,穴深10cm,每穴栽芽头1个,芽头向上,覆土与畦面平,约30d萌发苗。栽9万个/hm2左右。

2.2.2宿根分离繁殖。一般在秋季收获或翌春化冻后栽种。将挖起的根茎分成若干带芽的种根,大的块根擘下作药用,使每株种根带芽1~2个,种植方法同芽头繁殖。宿根分离繁殖的缺点是用种量大,远途运输不便。

2.3田间管理

2.3.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要注意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从4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行3~4次。6月中旬以后,植株生长茂盛,杂草不易生长,不必除草。

2.3.2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齐苗后,施人粪0.75~11.25t/hm2;第2次在苗高30cm时,施人粪尿15.0~22.5t/hm2或硫酸铵150~225kg/hm2;第3次在7月中旬,施过磷酸钙750kg/hm2、草木灰3 750~4 500kg/hm2。

2.3.3培土。7月中旬,将畦沟中的泥土铲起雍于植株旁边。培土可保护子芽,使白色子芽增多,芽瓣闭紧,同时减少开花芽、青芽、红芽,以提高子芽质量。培土还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保湿抗旱和保肥作用。

2.3.4排灌。干旱时需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以利生长。多雨而造成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可减少烂根。

2.3.5打顶。玄参开花时应将植株顶部花序摘除,使其不开花结籽,使养分集中供给根部生长,促进根部膨大。

玄参的高产栽培技术知识分析总结

2.4病虫害防治

2.4.1斑枯病。4月中旬开始发生,6~8月发病严重,危害上部茎叶。防治方法:①玄参收获后,集中处理残株落叶,减少越冬病源;②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能力;③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连续3~4次。

2.4.2白绢病。4月下旬发生,7~8月严重危害根部。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喷雾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连续3~4次;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石灰水消毒。

2.4.3虫害。有红蜘蛛、蜗牛等。①红蜘蛛5月下旬开始发生,7~8月进入危害盛期。防治方法: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雾;②蜗牛3月中旬开始危害,4~5月危害较重。防治方法:清晨进行人工捕杀,5月间蜗牛产卵盛期,及时中耕除草,消灭卵粒,清除地面杂草,喷洒1%石灰水。

3、采收加工

玄参为一年产药材,种植当年10月底至11月初,茎叶枯萎时收获。采收时先挖松玄参根际泥土,然后将玄参挖起,剪去茎叶,取下芽头,切下根部进行加工。

加工入药的块根要去净泥土,曝晒6~7d,待表皮皱缩时堆积并用草帘覆盖,使其”发汗”。待4~5d后再摊开曝晒,晒几天再堆起来回潮、再晒。如此反复数次,至水分蒸发将尽、参根全部变黑色,外表显较深的皱纹时,再晒全干,即可供药用。一般可产干品2 250~3 000kg/hm2,高的产量可达6 000kg/hm2以上。

    标签: 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