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农口有关负责人称,素有“赛雪梨”美誉的如皋萝卜,其种植史可以上溯到清代末年。长期以来,当地农户一直沿袭了老辈们“自种自食,很少买卖”的习惯。因而,尽管“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天上苹果人间梨,不及如皋萝卜皮”等口碑声名远播,却始终不温不火,更别提做大做强了。
说到目前该市已在如城、城南、城北、东陈、丁埝、白蒲、下原、磨头、大明等9镇,建成了规模不等的种植基地,白萝卜常年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农民因此而致富,几位种植大户表示,“小萝卜做成大产业”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三心”发展方略。
首先是说到心坎,让农民动心。一是由农技人员上门,讲清楚如皋萝卜优质特点。二是长江冲击形成的沙壤土中富含硒等多种营养元素。三是家家户户都有腌制经验。加以统一管理,不愁没要销路。
其次是协调劳力,让种植大户省心。该市有关部门及时动员、协调在乡的老弱劳力充分上岗,挑起了收、洗、晒、精切、腌、包装萝卜的担子。
再次是政策扶持,让种植大户放心。今年,该市在出台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激励办法》中,再次将萝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建设纳入奖补范围。安排60万元用于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对种植如皋白萝卜这一获得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的,连片达200亩以上,每亩奖补400元;并安排20万元用于奖补农业标准化建设;安排50万元用于品牌打造。
该市农业局有关人士坦言,按总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平均亩产达3.25吨、每吨570元计,尽管总产值已近5000万元,加工后的萝卜条、块、粒、皮的利润也很可观,但该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停步。
近期该市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力促产业发展跃上新高度。一是在现有“鸭蛋头”、“捏颈儿”等良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栽培和选育新良种的力度。二是在“赛雪梨”商标注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种植户强化全过程的管理,获得注册资质。三是要以“百日子”与韩国签下每年不低于6000吨萝卜干的出口合同,并成为南通兴东机场航班配餐食品,明年将以两款新品打入上海大润发超市为契机,狠抓系列新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