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黄萎病的发病症状 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4-10-28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黄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芹菜生长期间常常出现,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芹菜黄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病害。

芹菜黄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后,植株生长缓慢,温度达到20℃以上时叶片边缘变成黄绿色,幼苗萎蔫,逐渐枯死;成株染病,当温度达到20℃以上时,叶色变暗失去光泽,甚至失绿,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叶柄、根颈部变为红色,严重时导致根系腐烂植株枯死。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开始活跃。通过嫩根入侵,引发病害。主要发病条件为干燥、田间温度及土壤温度过高等,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8~32℃,病菌在36℃以上、7℃以下时发病率低。

芹菜黄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可与玉米、小麦及葱蒜类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整地要彻底,播种前可用98%迈隆粒剂,每平方米用60克均匀撤在畦面上,避免漏撤,撒后耙匀。7天后松土,利于残留药物挥发。一周后再进行播种。合理密植,控制好田间密度,提高植株间通风透气性。干旱少雨天气要及时浇水,宜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要少浇勤浇。雨水较多、阴雨连绵的天气要及时排水排涝。适时追肥,建议实行配方施肥,既能避免养分不足,又能避免盲目施肥,减少人力及经济支出。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及时中耕除草,统一带出田外处理。发病后拔除病株,用10%双效灵水剂250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等病区灌根防治。

    标签: 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