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荔枝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后黄小卷蛾等病虫害,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农户们更好的种植荔枝,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荔枝后黄小卷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详情如下: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7-9mm,翅展20-26mm;雄虫体长6-8mm,翅展18-20mm。头、胸部为暗褐色,腹部为黄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长约为前翅的1/3。前翅略呈长方形,深褐色,有不规则的网状线纹,翅基约1/4处有3条黑褐色的细小斑纹。顶角深褐色。后翅近三角形,淡黄色,基部附近较淡,外缘镶有灰自色的缘毛,近顶角的缘毛灰黑色。雄蛾体色浓暗,前翅基部和中部黑褐色,近基部有一扇形竖起的鳞毛丛,初羽化时毛丛竖起明显,随后向后卷曲,顶角区黑褐色。
卵
椭圆形,长径0.9-1.0mm,横径0.6-0.67mm;卵壳具不规则的网纹。卵粒鱼鳞状排列呈块状,初产时为淡黄色,后渐变成淡褐色。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22一23mm,宽1.9一2.0mm。头黑褐色,前胸背片漆黑色,其余部分为淡红褐色。胸前足黑色,中足淡褐色,后足淡黄色;腹足趾钩环状,单行3序,臀足趾钩单行单序横带。
蛹
长11.5一12.0mm,宽3.5-3.7mm。初蛹淡黄色,后渐变储黄色,将羽化时深褐色。头前端突出,胸背蜕裂线明显。舌状突后端尖小,并伸至后胸的2/3处,沿后突周缘的后胸背有一明显且均匀下陷的凹沟。但第一腹节的背面前中央则没有凹陷部分.这一特征可与小黄卷蛾区分开来。腹末具8根臀棘。
生活习性:
在福建一年发生6代,以第六代幼虫越冬。在广西南宁一带,每年3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先后羽化。成虫多在清晨羽化,自天隐蔽树一冠内静息,夜间行交尾产卵活动。交尾盛期于夜间8一11时,下半夜或次晚即可产卵。雌蛾一生大多产卵2块,每块有卵约120粒。卵块产在叶片背面主脉附近或凹陷部分。幼虫孵化后吐丝将叶片卷成苞或将花器结成小团,然后潜入其中取食危害,随着虫龄的增长,虫苞也随之加大。大龄的幼虫可咬食花穗的嫩梗或新梢嫩茎,使其上部枯死。幼虫行动不很敏捷,但受强烈扰动时可前后跳跃下坠并重新结苞危害。幼虫平均历期25-43d。老熟幼虫有的在危害部化蛹,有的则转移到其他叠置的叶间吐丝粘连后化蛹其中。
卵易被赤眼蜂寄生。幼虫常被草岭、蜘蛛捕食和被小蜂寄生,故此种害虫一般数量不大。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加强管理,合理施肥,促使每批新梢抽发整齐健壮,缩短嫩梢期,减少卷叶蛾产卵和繁殖最短时间,以减轻危害。
②冬季清园,修剪病虫害枝叶,清除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③结合中耕除草,铲除果园内的杂草,消除部分虫源。
人工防治
在新梢期、花穗抽发期和幼果期,结合疏花疏果疏梢,捕杀或剪除卷叶虫苞或受害的花穗、幼果等;巡视果园时随时摘除卵块和蛹,捕捉幼虫和成虫。
物理防治
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用糖醋液诱杀(糖醋液=2份红糖+1份黄酒+1份醋+4份水)。
生物防治
第一、二代成虫产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每代放蜂3-4次,间隔期5-7d,每公顷放蜂量为30万-40万头。
药剂防治
掌握在形成卷苞之前的低龄幼虫期喷药,药剂可选用:每克含100亿个抱子Bt制剂800倍液、25%除虫脉可湿性粉剂1500一20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酷乳油1000一1500倍液、2.5 %嗅氰菊酷乳油1000一1500倍液、20%甲氰菊酷乳油1000一1500倍液、48%毒死蝉乳油1000一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一20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一2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