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细菌性菌洼病,感病初期,菌盖上出现淡黄色的斑点,并逐渐变深褐色。这些病斑可由表向里延伸,但变色区域很少超过3mm,若空气潮湿,在病斑上会出现粘液。 这些病斑往往只出现在菌盖上,很少在菌柄上发现,是该病区别于其它斑点病的特征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蘑菇细菌性菌洼病的防治方法。
一、发病规律
该病菌能长久地存活于昆虫的消化道或幼虫体内,因此昆虫是它的主要传播媒介。土壤和堆料很难成为病原菌在休眠期中的潜伏场所和初侵染源。该病菌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寄生的,昆虫咬食菇体后留下的伤口就是病菌侵入的好部位。病菇上溢出的脓液能吸引昆虫(主要是蝇类)前往取食,其口器就帮助传播和接种病原菌。其次是不合理的喷水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原细菌繁殖很快,菇房湿度过高,通气不良时发病特别严重。
二、防治方法
1、注意灭虫。菇蝇的成虫、幼虫都可能成为带菌体和初侵染源。因此,在蘑菇播种后发现有菇蝇等害虫,要立即防治。
2、蘑菇生产季节,菇房应避免高温高湿,温度高于20℃,空气湿度大于90%,细菌病害就容易发生。
3、加强水分管理,喷完水后立即通风,降低菇房湿度。
4、发病初期,用含氯的水喷雾,例如漂白粉或漂粉精溶液、氯水等。发病重的菇房,最好连喷几次,使用浓度先低后高,开始时,使用有效氯含量在1%左右,以后提高到1.5%,或用100-200ppm的链霉素液喷发病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