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线菌病的诊治

编辑:Devi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006年5月上旬,坝黄镇木弄村一养牛户从山东省引入42头平均8月龄左右的黄牛,未经隔离饲养观察,直接放入圈舍内与原有的20头牛混养,从而引起7头牛感染了放线菌病。1发病情况由于在引入牛群中已有1头牛发生了此病,经过混群长途运输,并且运达目的地后,没有将引人牛隔离饲养观察,直接进入饲养舍内,造成该病的传播。从引入时的1头发展到7月初的7头。2临床症状本病发展较慢,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头、颈、颌下等处发生不热不痛、界线明显的硬肿,上下颌骨肿大。有的病变部皮肤破溃化脓,脓汁排出后形成瘘管,长时间不能愈合。病牛无其他全身症状。3防治(1)首先将病牛隔离治疗,同时不要在低洼地放牧,健康牛禁止进入隔离区。(2)局部处理:病灶及周围用碘酒、酒精消毒杀菌,然后切除病灶,有瘘管的连同瘘管一同切除,切除的创腔用碘酊纱布填塞,视其状况1―2天更换一次,伤口周围烧烙,涂上青霉素软膏。(3)药物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同时应用,方法是将青霉素、链霉素稀释后注射于患部周围,每日1次,5天1疗程。两个疗程后,大多数病灶都已恢复。为了巩固疗效,又继续用了一个疗程。4小结(1)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畜主缺乏兽医知识,从外地引进的牛群未进行隔离观察,造成健康牛的感染。(2)从异地引入的牛,必须经专业技术部门严格检疫,到达目的地后,须经过隔离观察一段时间方可放入饲养舍内。(3)放线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和碘比较敏感,在治疗时可选用。治疗牛放线菌病所需时间较长,应按疗程坚持用药。
    标签: 隔离 青霉素 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