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父母代种鸡锰缺乏症的诊断与防治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河南省某大型黄羽种鸡父母代养殖场从广州市某黄羽种鸡祖代场引进的黄羽父母代种雏,发生不明原因的步态不稳,并大批死亡,前来求诊。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诊断为锰缺乏症,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2002年4月6日从广东某黄羽种鸡祖代场引进第一批父母代种雏15000套,到场后放入育雏室右端的数组育雏笼内。采用雏鸡料饲养,种雏生长、发育及死淘率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4月13日又从广东另一黄羽种鸡祖代场引进第二批父母代种雏鸡13000套,到场后放入同一育雏室左端的数组育雏笼内,采用与第一批种雏同一配方的雏鸡料饲养。人笼后一些雏鸡表现站立不稳或不愿站立,伸颈闭目,轰赶时表现不愿行走,痛苦鸣叫,食欲和饮欲都较差。当时,饲养员认为是长途运输、挤压、疲劳所致,并未引起注意。两天后情况不但不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有些雏鸡已不能站立采食和饮水,开始发生异常死亡。技术员检查后认为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并按维生素B1粉10mg/kg的饲料含量添加,进行治疗。治疗10天后,不但不见效果,反而病情日益加重,前来求诊。2临床症状病雏精神不振,体格明显小于健雏。病雏常腿向前伸,以胸部卧于网上,呈观星状,不愿站立和运动,强迫运动时表现共济失调,以跗关节着地展翅前奔,站立时两腿呈“O”形或“X”形;胫跗关节肥大,胫骨扭曲或弯曲,有些病雏胫骨、翅骨短粗。这些病雏常因采食、饮水困难,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亡。有些病雏表现一侧跗关节变形比对侧严重,病重侧的腿向后外方展伸,不敢负重,显得比对侧腿稍长。3剖检变化对数只病雏进行解剖检查,大多数病雏的双腿跟腱向内或向外滑脱,仅有1例病雏表现右腿跟腱偏于外侧,尚未滑脱;大多数病雏胫骨髁(外髁或内髁)显著肿大,髁间沟变平。消化、呼吸等各系统内脏器官均无明显眼观病理变化。4诊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锰缺乏症。5治疗发病鸡群饲料中除按常量添加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和复合多种维生素外,另外添加硫酸锰500mg/kg、多维素100mg/kg、氯化胆碱200mg/kg,按常规方法进行饲喂。两周后鸡群趋向稳定,无新发病例出现。为巩固疗效,防止反复,将硫酸锰、多维素和氯化胆碱的添加量减少一半,分别降为250mg/kg、50mg/kg和100mg/kg,继续使用1个月后停止添加。整顿鸡群,淘汰两腿呈“O”形或“X”形、胫跗关节肥大、胫骨扭曲或弯曲及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鸡只,无临床症状的健康鸡只转入正常饲养管理。两个月后,业主来电,该鸡群又出现锰缺乏症状,嘱咐仍按原来方案进行治疗。该群种鸡开产后,虽无新发腿病病例,鸡群处于临床健康状态,但该鸡群的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出雏率均较正常鸡群低15%左右,破蛋率比其他鸡群高12%左右。最后该鸡群在无利的情况下,被迫提前淘汰。6讨论6.1该黄羽种鸡场所发生的锰缺乏症,从发病情况来看,来源于两个不同场家的种雏,使用同一雏鸡饲料,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饲养,一群发病而另一群则不发病。故此,我们认为该鸡群所发生的锰缺乏症是由于先天性缺乏锰所致;该鸡群不但表现有治愈后又反复的情况,并且还影响到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出雏率等。因此,我们认为先天性锰缺乏比后天性锰缺乏不但危害更大,而且更难纠正。6.2锰缺乏症在临床上与维生素B1缺乏症都具有腿曲屈,步态不稳,坐地呈观星姿势。但维生素B1缺乏症,胫骨和翅骨不发生扭曲,也不见变短变粗,如及时给雏鸡补充维生素B1很快即可康复。而锰缺乏症补充维生素B1不但无效,甚至可使病情恶化,借此可有效鉴别两种不同的疾病。雏鸡发生佝偻病时除腕关节曲屈,呈内弧形,跗关节内收,呈“八”字形与锰缺乏症相似外,佝偻病还表现胸骨脊弯曲成“S”形,肋骨与肋软骨间出现球形膨大,排列成串珠状,翅和腿部的管状骨质地变脆易被折断等症状,但是胫骨髁不肿大,髁间沟正常,跟腱也不滑脱。根据这些,可区别因锰缺乏而形成的滑腱症和因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标签: 雏鸡 胫骨 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