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蛋鸭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饲养管理不规范,生产效率较低。本文仅对蛋鸭生产中影响产蛋的若干因素作以概述,供广大养殖者借鉴。 一、品种因素 兼用品种年产蛋150个左右,蛋用品种年产蛋在220~260个,经选育的品种300个以上。因此,为获高产,要选择优良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等。 二、环境因素 受惊吓的鸭,产蛋量会下降10%~20%,有时产软壳蛋。因此,平日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安静,非饲养人员不要随意进入舍内,特别注意防止狗猫等动物窜入,以免鸭群受惊。 1、温度:温度可影响鸭的产蛋量、蛋重、蛋壳厚度和饲料利用率。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20℃。蛋鸭群的饲养密度一般为7只/平方米,公母比例为1∶50~1∶80。 2、光照:产蛋期光照的具体做法是:大约18平方米装1盏25瓦的灯泡(通常不使用60瓦以上灯泡或日光灯),平均每平方米1.3~1.5瓦,灯泡高度离地约2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相等,高度一致。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灯泡要经常擦拭,以防蒙上灰尘,影响亮度。光照时间从17~19周龄开始逐渐延长,22周龄达到16~17小时,光照时间的延长要等时递加,即每天增加15~20分钟。光照效果一般需要5~7天才能显示出来,故在产蛋期内不可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提高光照强度。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只可逐渐延长,直至每昼夜16~17小时,不能缩短;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忽强忽暗,只许渐强。 三、季节因素 1、春季气候转暖,日照增加,对产蛋极为有利。此时饲料要充足,营养要全面,并且常备足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鸭的舍外活动,多接触阳光,根据天气情况决定鸭群下水时间;另外春季天气多变,应注意防寒保暖,搞好清洁卫生。 2、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早晚可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带鸭喷雾消毒。调整日粮,适当降低能量水平,增加蛋白质、钙、磷、复合维生素含量,添加速补、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抗热应激药物;集中早晚凉爽时饲喂,中午要喂些块茎、瓜类等清凉饲料,适当喂些葱蒜刺激鸭的食欲,注意饲料新鲜度。夏季雨水较多,鸭群必须防止雨淋,以免生病。 3、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此时日常操作和饲养环境尽量保持稳定,尽可能减少舍内小气候的变化幅度;适当补充人工光照,适当增加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蛋白质水平;在秋末产蛋下降或人工换羽前应对鸭群做一次驱虫,每公斤体重可用盐酸左旋咪唑50毫克,间隔2天重复1次;或每公斤体重砒酮30毫克。 4、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此时首先应注意防寒保暖,深夜舍内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适当增加养殖密度;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比例,饲喂量比春秋季节增加10%~15%,夜间增食可提高产蛋量10%左右;供给温水,补充光照;每天选温暖时下水,下水前在舍内缓慢驱赶4~5圈,气温过低时可以不下水;平时注意通风换气,搞好清洁卫生。 四、健康因素 1、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鸭舍、运动场要经常清扫、消毒。垫过的稻草要焚烧,不可晒后重复使用,清除的粪便和污物需堆积发酵;游泳池要勤换水,定期用生石灰消毒,保持水体透明度25~40厘米。 2、做好疾病防疫工作。①免疫接种。一般1日龄免疫鸭肝炎弱毒疫苗,7日龄、25日龄及开产前各免1次鸭瘟弱毒疫苗,10日龄左右免1次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油苗,为了预防禽流感,还应该在20日龄、50日龄和开产前各免1次禽流感油苗。②药物预防。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或其他药物,用于预防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 五、营养因素 1、能量: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3种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和粗纤维。鸭对粗纤维消化能力低,日粮中不可过多,蛋鸭日粮中一般为3%~5%,但过少时则鸭肠蠕动不充分。 2、蛋白质:蛋白质包括纯蛋白和氨化物两类,总称粗蛋白。产蛋鸭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一般为18%。 3、矿物质:①钙和磷:蛋鸭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为2.5%~3.5%;磷的含量一般在0.5%左右;产蛋鸭日粮中钙磷比例一般为4~6∶1。②铁和铜:铁的需要量为1公斤饲料中60~80毫克、铜为5~8毫克。③锌:需要量为1公斤饲料中50~60毫克。④锰:需要量为1公斤饲料中30~60毫克。⑤硒:需要量为1公斤饲料中0.12~0.25毫克,注意:硒的需要量与中毒量较接近,使用时一定按照规定数量添加,并混合均匀,防止中毒。 4、维生素:①维生素A:需要量为1公斤饲料中8000~10000国际单位。②维生素D:需要量为1公斤饲料中400~600国际单位,鸭常晒太阳一般不会缺乏。③维生素E:需要量为1公斤饲料中30国际单位。④维生素B1:一般1公斤饲料应含1~3毫克。⑤维生素B2:1公斤饲料中应含有3~4毫克。⑥烟酸:1公斤饲料中应含有35~60毫克。⑦胆碱:1公斤饲料中应含有800~1000毫克。 5、水:产蛋鸭缺水1天,产蛋量将很快下降,数周才能恢复。 6、强制换羽:可在鸭群产蛋率降低到20%~30%时实施强制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