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老化虾池的处理及养殖技术

编辑:Juli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我国的对虾养殖池塘大多是20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由于当时虾池建设的标准低,经过多年的养殖,虾池的老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很多养殖户养虾严重亏损,甚至有一些虾池荒废,造成资源闲置。随着养虾业的发展,沿海地区适合开发养虾的地方已经开发利用,再大面积开发土地发展养虾已很有限。要使养虾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改造低产老化虾池方面做文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虾养殖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改造措施和新的养殖理念,以期为我国的对虾养殖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老化虾池一般池底积淤很厚,达50cm以上,池底变黑发臭,而且氨氮、硫化氢、氧化还原电位都很高,致使虾病频发,养殖效益低下,从而造成很多虾池荒废闲置。要使我国的对虾养殖业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对这些低产老化虾池进行改造,具体做法是:1虾池改造1.1彻底清塘,改善养殖条件改善池塘养殖条件是养好虾的前提,主要从池塘整治改造和配套增氧两方面人手。老化池塘,淤泥沉积,滋生着大量的病原体,通过做好池塘的整治,彻底清底、清淤、挖深和进行底质改造,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和减少流行疾病的发生。一般池塘在整治时先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池底,配合吸泥浆机将池底淤泥吸尽排到池外,再挖深去除一部分表层硬土,最后用石灰或沸石粉全池均匀泼洒,改造池塘底质。这样处理后,既大大减少池内的病原体和耗氧因子,改善养殖环境,又能提高水位,提高了水体的稳定性和放养容量。另外,在养虾过程中,DO的不足,不仅影响到虾的摄食和生长,还会诱发疾病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虾体的死亡,因而增氧是高产和稳产的重要措施。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足够的DO,除了满足虾生长需要之外,还能起到改良水质的作用。最好还要配些增氧剂以备急用。积水不能排干的虾池,可用吸泥浆机,将池底淤泥连同污水一同抽出去,封塘,氧化池底有机物,再用拖拉机对泥土进行翻耕,使被覆盖在深层的有机物氧化。冬天,反复浸泡、冲刷池底,带走污泥浊水。1.2重新改造底质根据养殖对虾的生活习性,重新对原来的老化底质进行整改,如斑节对虾喜泥沙底质,日本对虾要求沙质或沙泥底,清淤结合挖深改造老化的不合格的虾池,底质不适宜的可以铺沙改造底面。低产老化虾池改造后,一方面可采用半封闭式控水养虾。目前,海区污染加上养殖池塘间疾病交叉感染严重,水源及用水系统是病原传入和扩散的主要渠道,因而实施半封闭养殖,能降低生产的风险性。可利用一些池塘(约占总养殖面积的1/4~1/3)作为蓄水池,进水均需经过蓄水池消毒处理后才可抽入养殖池,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换水,少量、适当的添水是用以弥补池水的渗漏和蒸发;另一方面可采用混养或生态养殖的方式。根据虾塘的面积和地理条件,可采用虾鱼混养、虾参混养、虾贝混养、虾藻混养等方式。目前比较成功和比较普遍的就是虾池混养海参和虾蟹混养,这是对虾病害肆虐的今天走出的比较成功的路子,在我国北方很普遍。2对虾养殖低产老化虾池改造后放养的密度要小些,一方面可给对虾较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在养殖过程中配合微生物技术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长期积累在池里,造成水体环境的恶化。可以通过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培养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菌群,来分解水中过多的有机污物、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抑制有害藻类、致病菌的繁殖生长,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对虾防病可采取"强化营养,提高免疫力,稳定水质环境,加强对虾抗病力,缩短养殖时间"等措施,进行健康养殖。2.1早期壮苗虾苗入池后必须投喂高效优质的饲料,适当补充些经过消毒的鲜活饵料,增强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2.2中期防病加强防病措施,保持水质的稳定,使pH值保持在8.0~8.5之间,每日变化最多不超过0.4或0.5个单位(如果虾很健康,则可容忍较大的变化);盐度变化不得超过5‰。定期测定水质,可添加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或微生物制剂。在配合饲料中应添加多种维生素C、维生素E、矿物质等等,以增强虾体的活力。2.3后期注意饲料的强化。在中期的基础上,加大投饵量,特别是在傍晚和深夜。此时是对虾食欲旺盛的时间。还要加强饲料的营养,促进对虾脱壳或增加虾壳的硬度,提高对虾商品质量。
    标签: 对虾 养殖 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