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态养蟹技术总结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一个80亩示范塘为示例,将生态养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水草种植水草种植品种有:苦草、伊乐藻、黄丝藻、轮叶黑藻、细金鱼藻等,冬季清塘以后移植伊乐藻,集中管理,春季分植到整个池塘中,轮叶黑藻在开春刚发芽时移植,其它水草则根据具体情况和生长季节合理栽种,要求总体覆盖率达75%以上。二、螺蛳投放投放分二批:第一批在幼蟹进塘后投放150千克/亩,第二批在5~6月投放200千克/亩,这一批是取自石臼湖的仔螺蛳,靠近塘口,保证了螺蛳的成活率且防止带入有害生物或有害药物。三、蟹种投放投放当地培育的幼蟹,规格为25~30只/千克,亩放358只,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选择优质、健康、附肢健全、规格整齐的幼蟹。打开体盖膏色鲜艳、鳃丝完整有光泽,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使用当地高品质的蟹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四、蟹塘套养套养青虾、鳜鱼及适量花白鲢是池塘高效经济的补充。在2月底投放入工繁育的幼虾,每亩3~3.5千克,鳜鱼苗在5月底6月初放齐,每亩数量20尾左右,要求体质健壮、腹部饱满、规格5厘米以上。花白鲢适量,主要是起调节池塘水质作用。五、饲料投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动物性饲料以鲜活小杂鱼为主,辅以小麦、玉米、豆饼等,小杂鱼一定要新鲜,腐败变质饲料禁止入塘。投饵量根据幼蟹生长蜕壳的变化而增加,前期为蟹体重的5%,逐渐增加到10%,高温季节少喂或不喂动物性饲料。投饵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第二天清晨检查略有残余为吃饱标准,再决定调整饲料的搭配。六、水质管理在蟹种投放前要培育池塘水体肥度,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水温增加到20℃左右为止。肥度以水中沙虫培育数量较多、颜色鲜亮为准,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青虾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又能促进水草的生长。实践证明,前期池塘水保持一定的肥度还能预防青苔的生长。养殖中后期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高,定期加水或换水,池塘水位根据设置的高温季节最高水位而逐渐升高,期间定期换掉一部分池水。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在微生物制剂原液买来后可自己配比培养8~10倍,配比方法为:100千克冷开水+1.5千克红糖+0.7千克食盐+1.0千克黄豆磨成豆浆+微生物制剂原液,这样既可加大用量,彻底改良水质,也大大节省了成本。七、病害防治冬季将蟹塘池水排干,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进行消毒,塘底在整个冬天日晒夜冻。蟹种投放后在水温达到18℃左右时彻底预防纤毛虫一次,使用药物有纤虫净再配合消毒药物。以后定期利用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和水质改良。八、养殖结果1.成本80亩池塘共放2.86万只蟹种、成本3.432万元,青虾250千克、成本7000元,鳜鱼1860尾、成本2400元,螺蛳2.8万千克、成本1.9万元,塘租3.76万元,水电等6000元,投喂小杂鱼5.15万元,其它饲料6000元。总计成本16.382万元,亩均成本2048元。2.收入总产河蟹4290千克、产值38.16万元,青虾833.5千克、产值2.5万元,鳜鱼1.8万元,其它3000元,总收入42.76万元。3.效益利润为26.378万元,亩利润3297元。投入产出比为1∶2.61。
    标签: 万元 投放 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