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生产前期主要害虫的防治

时间:2024-12-18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近年,随着水稻抛秧栽培等耕作制度的推广和优质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水稻害虫的发生及其危害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如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秧龄较小、分蘖期较长,受害虫危害的阶段相对拉长,需要有效保护的时间也较长。另外,目前大多数的优质水稻品种亦较易受到害虫的侵害。我省早稻前期的主要害虫有三化螟和白背飞虱,要注意做好防治工作。  一、三化螟  三化螟,又称白翼仔。其幼虫钻蛀入水稻茎秆内进行取食,引起枯心苗和白穗。水稻秧苗期、分蘖期至圆秆期和破口期是三化螟易于入侵的时期,尤其是采用抛秧栽培后,秧苗在大田的分蘖期长,更利于三化螟的入侵。每年2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3月上旬开始羽化,羽化后螟蛾在秧田或早移植秧苗上产卵,卵孵化后侵入秧苗。1999年三化螟的越冬虫源基数很大,引致三化螟的大发生,有些早稻秧苗刚移植到大田,枯心苗率达70%以上,需要翻犁重新抛秧移植。据今年部分市县对越冬虫源基数的调查结果,局部地方的虫口密度比去年还要高,因而必须予以重视,并要根据三化螟越冬基数及发生时间确定对三化螟的防治措施。  1.减少虫源基数:冬季要犁冬晒白;开春时要及时浸春,即惊蛰前后用水浸田7~10天,此时正是三化螟生理转化期,水浸会使三化螟大量死亡,通过浸春能将三化螟越冬虫源大量减少。  2.栽培防治:早稻生产采用尼龙薄膜育秧,除了防寒保温外,还可以保护秧苗,防止三化螟成虫在秧苗上产卵,但要注意错开螟蛾羽化高峰及揭膜炼苗的时间。对不能及时全面进行浸田的地区,这种育秧方式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  3.药剂防治:防治药剂应在幼虫孵化高峰当天或前一二天施用。如果虫口密度大、盛发期长则要考虑施药两次。防治药剂主要有:18%杀虫双水剂,每亩200~300毫升;90%杀虫单粉剂,每亩50~100克;58%稻虫净可湿性粉剂(可兼治稻飞虱),每亩100克,以上药剂加水60公斤喷雾。此外,还可用乐果乳油和杀螟松乳油等药剂。而采用乐斯本拌毒土对已经表现枯心的秧苗采用点兜的办法也非常有效。  二、白背飞虱  白背飞虱是一种迁飞害虫,每年3~4月份迁入,刺吸水稻茎秆的汁液。与褐稻虱比较,白背飞虱迁入的时间早并偏于喜好嫩绿的水稻。近年来,一些对稻飞虱缺乏抗性的优质水稻品种,在早造生长前期也会出现“坐兜”现象。生产上推广的两系杂交稻品种叶色嫩绿,其生长前期白背飞虱虫口密度高于其它品种,故在推广这些品种时要注意防治白背飞虱。目前对白背飞虱有特效的药剂有:吡虫啉类(如大功臣、稻虱净、蓟蚜敌、一遍净等)和噻嗪酮类(如扑虱灵)。这些药剂对飞虱的若虫有特效,且持效期长,有效期20~30天。但这些药剂对成虫的防效很差,因而需要加入叶蝉散、敌敌畏等一并施用。稻虫净兼备以上的药剂特性,对若虫、成虫均能防治。
    标签: 秧苗 三化 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