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今年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黄淮南部、江汉平原、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发病程度重,麦蚜在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大发生,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其中,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在淮北地区有偏重流行的风险。条锈病、叶锈病和全蚀病等在苏皖部分麦区也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在苏研集团“2018苏皖核心客户战略合作会议”上,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陈怀谷研究员为与会代表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他在“小麦主要病害发生新特点与防治”的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小麦的主要病害、发生新特点和防治措施,提供了小麦病害防治的全新思路。
1、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在过去60年大流行主要发生在2010年和2012年,中等流行主要发生在2013—。全国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湖北、安徽等沿江地区发病较重;沿淮地区感病品种发病较重;其他地区发病较轻。小麦赤霉病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
1.1 发生地区
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于全世界穗期多雨、气候潮湿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小麦赤霉病的常发区。近年来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如群体密度增加、感病品种的推广和秸秆还田面积增加等,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北扩的趋势。沿淮地区已成为小麦赤霉病的重发区。
1.2 小麦赤霉病菌产生的毒素
小麦赤霉病菌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雪腐镰孢菌烯醇(NIV)、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种毒素。DON可导致动物拒食,食用后可导致呕吐(也称“致呕毒素”),还可导致作物免疫下降和致畸。玉米赤霉烯酮可导致怀孕母畜流产。我国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小麦和玉米中DON的限量指标为1 mg/kg。
1.3 病害加重的原因
1.3.1 菌量
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在2%~10%,高于1%的流行指标。
1.3.2 品种抗病性
宁麦、扬麦和镇麦系列等为较抗品种,其它多数为感病品种。
1.3.3 抽穗扬花期的气候条件
气温在15℃以上的连续2~3个阴雨日,病害就可能流行。目前小麦田间的群体量加大,田间的郁闭度高,冠层的湿度较高,会加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陈研究员介绍到,秸秆还田后,地表秸秆量上升,菌量大幅度增加,促进子囊壳的产生和孢子释放,提高了病害的流行风险和程度。随着秸秆还田措施的推广,菌量的影响力度在逐渐减小。另外,近几年小麦播种期逐渐推后,成熟期随之推迟,造成后期温度条件更易诱发赤霉病。
1.4 小麦赤霉病菌的化学型
根据产毒素类型的差异可分为3个化学型:3-AcDON、15-AcDON和NIV化学型,其中,3-AcDON化学型菌株致病力和产毒能力最强。
我国来自温暖地区的小麦赤霉病菌为3-AcDON型,来自冷凉地区的赤霉病菌一般为15-AcDON。淮南和沿淮麦区主要以3-AcDON为主。
1.5 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
1.5.1 农业防控
由于小麦种植轮作无法实现,田间群体密度难以下降。建议适期播种,避免过迟播种。改进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土表的秸秆残留。
1.5.2 抗性品种
抗性品种可降低后期防治压力。国家区试感病品种一票否决。江苏小麦审定要求为:淮南地区、沿淮南部地区尽量选用中抗品种,淮北地区不要选择高感品种,尽量选用抗性品种。
陈研究员推荐,抗性较为稳定的品种包括扬麦158号、扬麦14号、宁麦9号和宁麦13号。沿淮品种推荐淮麦20号、郑麦9023号,其防治效果稍好。
1.6 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控
1.6.1 化学防治策略
预防为主、把握适期。
1.6.2 防治适期
扬花初期“见花就打”、“遇雨再打”,隔5天左右打第2次。
1.6.3 用水量、防治器械
用水量推荐450 L/hm2药液。防治器械中的弥雾机防治效果最好。
1.7 国内常用的杀菌剂产品
氰烯菌酯防病效果稳定。氰烯菌酯·戊唑醇可同时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多菌灵或含多菌灵的杀菌剂成本较低,兼治白粉病。近年来登记了一系列含戊唑醇的配方,戊唑醇的含量低(<10 g)效果不理想。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oI)类杀菌剂可促进毒素的产生。
陈研究员介绍到,农业部目前登记的200多个品种,90%为含多菌灵的复配剂,由上世纪70、80年代使用至今,其优点为效果好,成本低。但抗性频率上升,江苏沿江、沿淮地区,例如安徽等地区,近年来病菌开始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上升,用药次数增加。陈研究员建议对多菌灵产品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更换戊唑醇等药剂或混合使用。他强调,光靠药剂或者光靠品种,已经不能实现对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控,要“品种+药剂”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实现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
2、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最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典型症状为叶片表面产生绒毛状菌丝,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小麦成熟时,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即白粉病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
2.1 病原菌
小麦白粉病原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危害小麦的为该菌的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该病原的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
2.2 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气候因素
小麦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左右,不耐高温。小麦白粉病病菌生长对湿度的要求不高,相对湿度0~100%都能生长,相对湿度高更适合生长,其分生孢子对紫外光和直射阳光敏感。小麦白粉病病菌在流行季节喜降小雨,短时大雨对白粉病的流行不利,主要原因是孢子不耐大雨冲刷。
2.3 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
近两年,各地普遍发病,其中淮北、沿海等地发病重,部分地区发病程度为近10年中最重,很多田块小麦功能叶受损,不少田块白粉病甚至扩展到穗部芒上。很多地区药剂防治的效果不理想。冬天气温较高,春天阴雨日多,发生早(比往年提早20天以上),4月中、下旬已发病严重。
2.4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2.4.1 农业防治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扬麦、镇麦系列品种相对耐病,可因地制宜种植;合理施用氮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2.4.2 化学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
该措施重点是保护上部功能叶,孕穗至扬花期,当上半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5%左右或病株率达15%左右时,应进行防治。早春病株率达5%的田块可进行防治,以减轻后期的防治压力。
陈研究员讲到,白粉病“一喷三防”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发病初期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效,因此须加强病情监测,发生期提早时需相应提早施药防治。近几年三唑类农药的用量加大,病菌已产生一定的抗性,可轮换用药如醚菌酯等。陈研究员推荐防治药剂为三唑酮(有效成分用量150~180 g/hm2)、丙环唑(有效成分用量120~150 g/hm2)和氟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醚菌酯等对白粉病也有较好的防效,但由于其易产生抗性,种植季尽量只使用1次。
3、小麦锈病
3.1 小麦锈病病原菌
锈菌是专性的活体寄生真菌,完全依赖于从活体寄主细胞获得营养以生长和繁殖。小麦锈菌归于担子菌纲的柄锈菌(Puccinia)。小麦锈病分为叶锈病(leaf rust、brown rust)、条锈病(yellow rust、stripe rust)和秆锈病(stem rust、black stem rust),其病原菌分别为P. triticina、P.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和P.graminis f. sp. Tritici,呈现的病状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3.2 小麦叶锈病
在3种锈病中,小麦叶锈病分布最广,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我国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
3.2.1 发病症状
叶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许多散生、排列不规则,圆形至椭圆形的橘红色粉疱(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叶背面表皮下产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
3.2.2 侵染循环
多孢型转主寄生,可产生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锈孢子和性孢子。病菌可在唐松草上进行转主寄生。在我国病菌靠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夏孢子入侵小麦秋苗,在秋苗上越冬,春季进行再侵染。小麦收获后,病菌在自生麦苗上越夏。
3.2.3 发生规律
叶锈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抗病性、病原菌的致病性、越夏越冬和春雨量等有关,春雨多、湿度大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陈研究员强调,近年来小麦叶锈病在江苏省的发生加重,发生期一般稍晚于白粉病。发生期遇大雨,往往比白粉病严重。
3.3 小麦条锈病
3.3.1 危害部位
小麦条锈病危害以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及穗部也可受害。
3.3.2 发病特点
小麦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受害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粉疱(夏孢子堆),成株期排列成条状与叶脉平行。后期在同一部位长出黑色粉疱。夏孢子堆鲜黄色,狭长型至长椭圆形;冬孢子堆狭长形,埋在表皮下,成条状。
3.3.3 我国流行区系
中东部是我国小麦条锈病最大的流行区系,占小麦面积的80%;云南流行区系包括滇中、滇西、滇西北和滇西南高海拔地区;新疆流行区系包括伊犁、阿克苏、喀什等地区。
陈研究员讲到,苏皖地区属于中东部流行区系,但离菌源地远,一般年份不见病,但近两年在一些地区也有发生。
3.4 小麦锈病的防治
3.4.1 抗病品种
西南麦区选用抗条锈病的品种,长江上游麦区审定的品种大多抗病。对叶锈病的抗性品种研究还很少,目前大多数品种感叶锈病。
3.4.2 化学防治
(1)条锈病菌源地,可用三唑类药剂拌种、抗病品种等措施。
(2)冬繁区对重点发病田块采取“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
(3)提供麦田统防统治,以控制病害的区域扩散蔓延。大面积上加强监测,病叶率5%开始用药。
陈研究员讲到,小麦叶锈病药效最好的时期在发病初期,推荐使用与防治白粉病相似的药剂。
4、小麦纹枯病
4.1 发病因素
早播、湿度、土壤类型和播种量均是影响小麦纹枯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中湿度是春季发病的主导因子,3~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
陈研究员解释到,早播发病重,淮北麦区发病早,淮南麦区则以春发为主。砂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重于盐碱土地区。中性偏酸性土壤较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小麦播种量较大时,小麦纹枯病发病严重。
4.2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策略
(1)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如适当晚播、控制播种量、控制前期施肥量、增施磷钾肥和降低田间湿度等措施。
(2)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宁麦9号、宁麦13号等。
(3)早播地区进行药剂种子处理和包衣,压低冬前发病高峰。
(4)早春进行药剂喷雾防治,控制病害的发展和减少损失。
陈研究员推荐药剂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等,它们对小麦纹枯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一个发生历史悠久、分布比较广泛的病害,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都有发生。、安徽阜阳、宿州发生严重。
5.1 小麦全蚀病病原菌
我国的全蚀病菌大多为小麦变种G. graminis var. tritici(Ggt)。
病菌的主要初侵来源是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具有衰退现象(TAD),即病害从轻至严重发生3~5年后,病害的发生危害会下降。
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能危害大麦、黑麦、玉米、谷子、燕麦等禾木科作物及禾木科杂草。
5.2 小麦全蚀病发病因素
温度、相对湿度、pH、通气条件等均是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温度为12~18℃、相对湿度80%~90%、pH值7~8、通气条件好,易遭受病毒侵染,其病原菌不耐高温、对CO2敏感。
5.3 全蚀病的防治
5.3.1 无病区防止病害传播
调种必须经过产地检疫,繁种田进行药剂拌种。目前黄淮、长江中下游麦区病害基本都有发生,农机大规模的跨区作业可能是病害扩展的主要途径。
对于零星病点,要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烧毁;对于较大的发病中心,要高茬收割,并在收割后拔出麦茬就地烧毁。对疫点及周围土壤使用杀菌剂等进行土壤处理。田块如果已有病菌,完全扑灭病菌的可能性极小。
5.3.2 全蚀病的农业防治
品种间的抗病差异很小;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或改种非寄主作物,如油菜、马铃薯、大蒜等;深耕(30~40 cm)改土,降低土壤耕层菌源量,还可以还田秸秆粉碎入土、严格镇压。
5.3.3 全蚀病的化学防治
全蚀病的化学防治包括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两方面。
陈研究员介绍到,种子处理推荐125 g/L硅噻菌胺悬浮种衣剂200 mL/100 kg种子,该处理只能针对小麦全蚀病;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 mL/100 kg种子,该处理不仅可以防治小麦全蚀病,还可以防治小麦纹枯病;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 mL/100 kg种子处理则可以防治小麦全蚀病和小麦根腐病。土壤处理为播种前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5~30kg/hm2,加细土20~30 kg,均匀施入播种沟中。
6、镰孢菌茎基腐病
6.1 病害表现
(1)苗期:茎基部芽鞘和叶鞘变褐,小麦根冠和根变褐。
(2)成株期:叶鞘和茎基节形成黄褐至灰黄色纵条晕斑。上部叶鞘和茎节往往也会有褐色病斑。
(3)湿度高时,基部1、2节上会出现粉红色霉层。
6.2 病害发生因素
(1)土壤条件:水肥管理差的发病重,盐碱地发生重,排水差或高坡地发生重。
(2)气候条件:拔节、抽穗期的干旱过程加重病害表现。
6.3 病害防治
小麦镰孢菌茎基腐病的防治主要包括抗性品种和防治药剂选择。陈研究员讲到,国外报道一些品种对病害具有较好抗性,国内的品种抗性也存在差异。建议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可以选用咯菌腈(适乐时)、戊唑醇等种衣剂。拔节期施用杀菌剂对控制后期的枯白穗也有一定的效果。
7、小麦黄花叶病
7.1 发生及症状
小麦黄花叶病又称小麦梭条花叶病,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传播介体为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江苏在20世纪70年代零星发生,80年代病田毒源累积,90年代以来迅速扩大蔓延,并在沿江、南部丘陵、里下河地区分布广泛。一般病田减产10%~50%,重者绝收。
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早春麦苗返青起身时出现症状。发病初期病株新叶表现褪绿至坏死的梭形条斑,与绿色组织相间,成花叶症状;后期病斑扩散增多,可导致整个病叶发黄、枯死,重发病株矮化、分蘖减少。
发病较轻的田块,病株后期随着气温升高超过15℃,田间病害逐渐隐症;抽穗后,病田恢复生长较快,但仍比健株矮小,参差不齐,穗小,多畸形。
7.2 病害防治
(1)以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结合合理水肥管理的农业综合防控措施。
(2)轮作换茬,与非寄主的大麦、油菜等轮作。
(3)适期迟播,避开介体侵染活动最适时期。
(4)合理施肥,发病初期早施速效氮肥、磷肥及生长调节剂,促进麦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