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设施蔬菜鼓起农民钱袋子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建棚选址好、墙体质量好、茬口安排好、日常管理好、产品销售好……关路村一社是民勤县双茨科乡温室蔬菜种植的示范村。

  日前,记者来到关路村一社的日光温室种植点,一座座大棚整齐地排列着。走进中间的第五座大棚,里面暖意融融,绿色的枝叶间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在棚里忙着整枝掐叶的主人段吉福告诉记者,他经营着3座棚,棚里这茬“劳斯特”品种的西红柿是去年10月15日定植的,今年一上市就卖了个开门红,一块七的价格,一次收入了两千多元。

  “这几天气温低,基本六七天卖一次,过几天气温升起来,就可以天天摘果子,数票子。”段吉福说。种了5年设施西红柿的段吉福对蔬菜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说,要想产量高,就得用好肥、管好棚。

  “务心经营,西红柿就能长好。”段吉福把西红柿的种植经念得有板有眼,他说:“除了施好农家肥,还得操心温度,西红柿不能受冻,一受冻好好的果子就都成水泡了;果子红了要及时把下面老化的叶子清理掉,保持空隙通风,降低潮湿度和防治病虫害。”

  说起温室蔬菜的效益,段吉福一脸的喜悦。他说,去年自己的西红柿平均每斤卖到了1.2元,最高价卖了1.8元,今年起步价是1.7元,这几天收购的老板把价都开到了两块五六,市场价格这么好,一棚收入3万元没问题。

  村支部书记段吉东告诉记者,关路村一社刚开始建的是60米长的标准棚,后来,大家从温室种植里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发展日光温室的劲头更足了。为了在棚里多收入钱,使日光温室进一步提质增效,社里群众都自发地把新建的日光温室宽度增加了1米,长度增加了10米,建成了70米的长棚。

  “在一社,大家基本上是靠棚吃饭,大棚收入占到了群众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段吉东介绍说,一社共有28户人家,现在经营着46座日光温室,棚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70米的长棚收入在3万元左右。

  菜价高、效益好,农户的种棚积极性也高。段吉东指着一辆辆停在棚前的电动三轮车,笑着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棚上操心,棚里的效益好,大伙种棚的心劲足得很。”

  产业好不好,发展快不快,全靠效益带。乡党委书记王建泽告诉记者,今年,双茨科乡将把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等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积极培育营销大户,构建农副产品营销网络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加强技术和销售服务,全力抓好设施农牧业的提质增效工作,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坚定不移地推进主体生产模式,发展好节水增收的现代高效农业。

    标签: 西红柿 万元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