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正宁县:山核桃里的精彩人生

编辑:Dav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今年举办的甘肃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节上,正宁县山核桃工艺品公司的展位成为展销大厅里的一个亮点:婀娜多姿的花瓶、玲珑剔透的笔筒、栩栩如生的帆船……刚一开馆,这些取材独特、做工精美的艺术品,就吸引了大量游客,品评拍照的、询问做法工艺的、索要联系方式的、选择购买的,场面很热闹。

  正宁县山核桃工艺品公司的负责人叫王小平。他有一手“绝活”——生长在子午岭林区的山核桃,在他粗糙的大手鼓捣下,像被注入了灵性一样,成为惟妙惟肖的花瓶、宝鼎、象棋子、挂链等大小不同的工艺品。

  王小平出生在正宁县榆林子镇乐安坊村,他父亲是当地很有名气的木匠。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小平从小喜欢木工手艺,15岁就师从父亲学艺。此外,他还迷恋面塑、泥塑和木质雕花,整天沉迷于“精雕细琢”之中。平时少言寡语的王小平,一提起山核桃雕刻,就会眉飞色舞、侃侃而谈。2006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小平在西安一个工艺品市场发现了用山核桃制作的工艺品,不但造型优美,而且销路很好。联想到家乡的子午岭林区满山遍野都是山核桃,他便萌生了制作山核桃工艺品的念头。

  说干就干,回来后,王小平便和妻子捡回了几麻袋山核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没有切割机,他从市场上买来电动机、锯片、卡子、螺钉自己组装;没有打磨机,就用自己的双手磨。然而,由于无人指导,制作技巧全靠自己摸索,起初做的东西不是粘不到一块儿,就是造型不美观,只能扔掉,足足把300多斤山核桃做了“试验品”。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山核桃工艺品都要经过洗选、切片、剔果仁、干燥、粘接、定型、抛光、细雕等二十多道工序,整个加工过程必须纯手工操作。为了制作出工艺上乘、赏心悦目的山核桃工艺品,他购买了大量的山核桃工艺制作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设计和雕塑技巧,一有机会就向当地的民间艺人、美术老师请教,并赴外地向老艺人学习。

  在学艺制作期间,有时一连几天他都呆在制作间里,常常从睡梦中爬起,挑灯构思图案,精心研究造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磨练,他的工艺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创作出了笔筒、花瓶、葫芦、镜框、宝剑、小饰品等30多种500余件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尚造型的经典之作。2009年,几位陕西客商无意中看到王小平家中古朴自然的山核桃工艺品,当即订了6件。随后,省内外慕名而前来购买山核桃工艺品的客商越来越多。这一年,在正宁县文化旅游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王小平注册成立了正宁县山核桃工艺品公司。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艺品的境界和层次,在制作技艺上,王小平注意借鉴面塑、泥塑、根雕、木雕、石雕等手法特点,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化“腐朽为神奇”,达到了“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艺术效果。王小平对山核桃工艺品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十分看好,更主要的是,他对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乐此不疲。2012年,由王小平牵头,注册成立的正宁县秦直道山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已发展社员25户。

  “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在王小平的带动下,正宁县收集山核桃原料的、学习工艺制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按照他的设想,接下来,他们要努力实现山核桃工艺品制作从原料种植、采集,到工艺设计、加工销售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