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成县:县长一条微博改变一个县的命运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电商发展迅猛,网上开个店就能负担起全家人的生计,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在甘肃成县,县长李祥无意间发出的一条微博,却改变了一个县的命运。这件事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也并非奇迹,而是可以模仿、复制的成功案例。到底怎么回事儿呢?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从甘肃兰州到陇南成县,407公里,坐汽车需要6小时;从成县县城到索池乡,30公里,车程40分钟。不过,购买索池乡的核桃,在百里之外的兰州甚至更远的北上广地区,市民仅需轻点鼠标,花上一秒钟的时间。变化,来源于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在2013年的一次尝试。

  李祥:“当时我开微博也是偶然的,主要是想通过微博,多渠道的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一些社情民意,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通过微博宣传成县的樱桃,有人回应要买我们的樱桃,受到了一些启发。”

  李祥的微博取名为“成县李祥”,粉丝已经超过20万了。他的头像,用的是成县著名景点——鸡峰山普贤殿的照片。浏览一下就会发现,李祥几乎每天都会更新,除了介绍当地的名产,还会转发村民们的微博。置顶的一条,正是转发成县电子商务协会的一条微博,李祥的点评是——我广告、我代言。

  微博粉丝数从2000到20万,李祥用了两年的时间。这两年,也是成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北小县城,到声动全国的历练过程。谈及此事,李祥用“没有想到”来形容这种变化。

  李祥:“没有想到,我们发出关于成县核桃的一条微博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各大媒体,尤其是各大网民的支持,他们纷纷转载,纷纷宣传,让成县核桃被许多人知道了,就这样让我们逐渐走上了电商的路。”

  一次无心的试验,引出了一条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的道路。当年通过微博销售成县樱桃的王宗军,目前已经成为陇南市电子商务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成县,也成为西北地区电子商务的引领者,前往学习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王宗军坦言,试验的结果是好的,但究竟是否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需要榜样的力量来验证。

  王宗军:“有很广泛的领导层面的认识和群众基础,所以新浪微博和微信的订阅号在成县是特别活跃,我们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把主动宣传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在全市有4000多微博活跃得非常好,包括有2000多个实名认证的微博,这给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事实证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条路也是的确行得通的。现在,行走在成县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发展电子商务,增加农民收入”的标语;与人会面,收到的名片上,也必定会有二维码,扫一扫,加为好友,个人简介、售卖信息一应俱全。到目前为止,成县的网店数量已超过600家,去年,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核桃及土蜂蜜等农产品4000多万元。谈到成县的“触网”经历,县委书记李祥觉得,它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给农村带来的是彻底的改变。

  李祥:“他没有想到,自己不值钱的这些农产品,大城市的人那么喜欢,可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老百姓的素质,还可以增加一些就业。我们的农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过去不知道成县核桃,现在知道了。”

  索池乡的农民刘琦,从不通网络的村里,搬进了县城,租了一个小门脸,只为开上一家网店,销售村里的土特产,生意是相当的不错。

  刘琦:“你看这是我们开店一个月左右发的快递的底单,这是我做了一次活动,一天发的三百多单。”

  从外地回乡创业的农民段国强,在网上注册了两个账号,也是专门售卖当地的土特产,对于收入,他豪不避讳:虽然累一些,但是比在外地打工挣得多多了。

  段国强:“在外地打工,做部门经理,一个月7千多,回来我自己创业,我一个月除了乱七八糟的费用,一个月一万多。”

  做电商的人有钱挣,当地的老百姓也尝到了甜头。以前卖给收购商十几块钱一斤的核桃,现在能够借助网络卖到三十多块钱;以前发愁销路的酒柿子,现在通过微信的转发,一天之内便能卖出几十公斤……甘肃省审计厅的数据显示,成县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农民人均增收360元。成县县委书记李祥感慨:无心插柳,柳树却开始茁壮成长。

  李祥:“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加快我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从生产上、加工上、包装上,都围绕电子商务做一些事,加快我们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程,加快农业特色产业的结构调整。电子商务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目前,成县在17个乡镇分别成立了乡镇级的电商协会,部分村委会也成立了村级电商协会,建立了城乡网货供应平台,并且帮助农民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一年前,县委书记李祥的一条微博,正在开枝散叶,引领着成县走出一条自上而下,全体总动员的的“电商扶贫”新路子。

    标签: 成县 核桃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