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中岭村农民致富的“领头羊”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东乡县龙泉乡中岭村农民马又奴发展规模养殖业,创办东乡县青源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全村的养羊业渐成规模。目前,全村有规模养羊大户8家。去年,马又奴和养羊户向兰州市场提供绿色无公害肉羊2300余只,户均收益2.5万余元,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提高了生活水平。

  在中岭村提起规模养殖业,村民们竖起大拇指,夸口称赞马又奴,说他是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龙泉乡中岭村干旱少雨,庄稼十种九不收。然而,东乡族群众有养羊的传统,当地出产的羊肉很有名气。据史料记载,东乡出产的“赤髓羯羊肉”,以肉质鲜美着称,曾是南北朝时的贡品。如今,“东乡手抓”以龙泉产地为最佳。马又奴敏锐地看中了这条致富门路。

  “干旱的自然环境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下去了。”马又奴是个有心人,曾在外地搞过建筑、开过饭馆,在外出打工经商中,他认识到了“东乡手抓”的品牌价值,看到了龙泉乡发展养羊业的前景。“在中岭村,乡亲们有养羊的经验和技术,要是能形成联户规模养殖,肯定见效快、收益好,是一条增收的好路子。”

  去年5月,中岭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启动,这条喜讯就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龙泉的沟沟壑壑。此时,马又奴再也坐不住了,他说干就干,多方筹资50多万元,在自家院里建起了养殖场,购进了一批种羊进行繁育。

  养殖场办起后,马又奴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让养羊业成为中岭村的致富产业。“要把养羊业变成中岭村的致富产业,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形成规模化养羊产业,发动家家户户搞养殖。”马又奴深思熟虑后,在中岭村创办了东乡县青源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联户养羊,带领众乡亲共同致富。

  然而,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去年11月,马又奴雄心勃勃从外地购进了一批种羊,分别在中岭村和董岭乡两地圈养,可是没过多久,他发现不少种羊莫名其妙地生病,又接二连三地死去,100多只种羊陆续死去了37只。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变故,马又奴一时间束手无策。他跑到县上找畜牧技术员咨询,得知是由于缺乏饲养管理技术,没有采取畜牧防疫措施造成了这次意外。

  遭受了这次意外的损失后,性格要强的马又奴不仅没有打退堂鼓,反而更加坚定了科学养羊的信心。通过几天的冷静反思,马又奴查找原因,认识到自己是吃了“经验”的亏。“在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此后,年近半百的马又奴,积极参加农民养殖科技培训班,认真听讲、系统学习和掌握了圈舍养羊、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羔羊防疫、防病等新技术,实施科学饲养。

  渐渐地马又奴的养羊场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了。然而,当他看到村里的其他养羊户观念落后、饲养技术不高时,他请来了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给村里的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带领乡亲们去外地学习养殖经验。经过实践,马又奴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养羊的五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他把这些技术要领无偿传授给众乡亲,使大伙的商品羊产出率明显提高。

  在马又奴的帮助下,中岭村养殖户与兰州的餐厅建立了长期购销合作关系。目前,中岭肉羊在兰州市场供不应求。马又奴和村里的其他联户养殖户,第一年出栏肉羊30多只,销售羊羔20多只,收入了8万多元。今年,他又扩大养羊规模,与村民联户修建了17平方米的养羊棚35个,羊只存栏增加到850多只。

  走进中岭村养殖场,大羊个个膘肥体壮。铺着玉米秸秆的羊圈里,几只刚出生不久的羊羔,跪在地上吃母羊的奶,见到马又奴走进羊圈,小羊羔高兴地欢蹦乱跳起来……

  “我是一名农村党员,理应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好头。一人富了不算富,我们发展联户养羊业,就是想让中岭村民脱贫,尽快实现共同致富。”担任东乡县青源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马又奴,站在他家羊圈里,用朴实的话语,道出心中的目标。

    标签: 养羊 联户 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