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位于我省最南端,地处秦巴山山地,境内有两江八河,五大库区,360多条溪流,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
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文县发展渔业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文县紧抓甘肃向南开放的良好机遇,不断壮大水产养殖产业,目前全县网箱总数已达2757口,养殖池塘450亩,今年上半年鲜鱼总产量达480余吨,产值达1536万元。
打造特色渔业产业
文县水域总面积达11.398万亩,仅库区水域面积就有5.1万亩。
“我们公司养殖的50公斤以上鲟鱼经济价值最高,是制作上等鱼子酱的优质原料鱼。”四川成都润兆渔业公司负责人说。四川成都润兆渔业公司是文县 最先引进的渔业养殖开发公司,依托润兆渔业公司的示范带动,文县在汉坪嘴库区投放网箱1400余口,养殖容积达18万立方米,引进推广金鳟、虹鳟、裂腹 鱼、俄罗斯鲟、高贝鲑、大鲵等渔业新品种15个,冷水性鱼类网箱养殖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同时,文县充分发挥山涧溪水资源优势,在中寨、丹堡、天池、碧口等乡镇的部分村社,积极推进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大力推广池塘流水养殖,使池塘冷水鱼繁殖基地和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积极推广人工采卵孵化、中草药病虫害防治等5项新技术的基础上,文县促进了网箱养殖、流水池塘养殖、大鲵庭院养殖、休闲渔业养殖、专业合作 社+农户养殖等5种新模式的发展。目前,全县共投放鱼苗510万尾,开展人工采卵150万粒,培育大规格鱼苗110万尾,孵化大鲵幼苗1.2万多尾。
做活水资源大文章
文县紧盯“水产养殖”,做活水资源大文章,打造以冷水鱼为主的中高端品牌生态鱼全产业链,实现“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今年7月份,在第21届兰洽会上,文县与重庆农投集团三峡渔业公司成功签约生态渔业产业化项目,签约资金达4亿元。项目的签约使水产养殖产业与川渝、陕南地区实现了高度融合,为陇南发展空间向南延伸带了个好头。
三峡渔业公司苗家坝库区养殖基地经理张波说:“公司在苗家坝库区已架设网箱600余口,投放鲈鱼、丁桂鱼、鲟鱼、鳟鱼四个品种,前期投资已达1400余万元。”
张波介绍,公司将建立“文县生态鱼生产者联盟”,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的组织模式,按照“统一供给鱼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平台销售、分户精细管理”的方式在文县库区开展生态鱼养殖,实现对库区群众的规模带动。
在三峡渔业公司的带动下,苗家坝库区掀起了水产养殖热潮。整个库区投放网箱已达1070余口,全县渔业产业迈上新台阶。
培育养殖富民产业
文县山大沟深,土地资源贫乏。随着库区的形成,土地资源更为稀缺,怎样解决库区群众产业发展问题呢?文县的答案是,依托十分富足水域面积,实现富民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润兆渔业公司带动下,文县利用优越的水资源,在汉坪嘴库区发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1家,渔业产业已成为库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文县青龙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是库区失地农民产业转型致富的典型。合作社22户社员,发展网箱580余口,年产值可达200多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刘学忠说:“我投放了100余口网箱,每年都能收入五六十万元,日子过得比以前红火多了。”
为调动水产养殖户的积极性,文县累计投入近亿元项目资金,加强了对水产养殖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依托库区移民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对群众进行 网箱建设扶持,协调双联贷款、精准扶贫贷款等。目前,全县水产养殖合作社已达26个,大鲵养殖企业达13家,苗家坝库区水产养专业合作社也正在组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