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马铃薯“变形”“升值”记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西和县稍峪乡王山村,坐落在河边的龙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深加工厂格外惹人注目,机器的轰鸣声为这个平日里安静的山村增添了生机。

  正是这轰鸣的机器,让洋芋蛋蛋不断“变形”、不断“升值”,让更多的村民尝到了洋芋深加工带来的甜头。

  目前,龙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集马铃薯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新型生产体系已经成熟。马铃薯粉碎分离、净化沉淀、脱水烘干生产线可年加工马铃薯800吨,生产淀粉150吨,加工粉条140吨,年产值达227万元。

  “最开始我是在天水销售粉条,县上精准扶贫开始以后,我了解到很多政府的优惠支持政策,于是决定回家创业,从洋芋种植到加工粉条销售到市场,做成一条龙产业链。”谈起当初的创业计划,合作社负责人王彩龙说。

  “洋芋一斤几毛钱,加工成淀粉一斤五六元,加工成粉条一斤又变成十几元”,王彩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让一堆堆洋芋变成白花花的淀粉和粉条后,种植马铃薯的利润也成倍增长。

  正是因为看到了如此大的利润空间,王彩龙决心把这个产业做起来。

  3月,王彩龙的合作社在乡政府的帮助协调下成立。随后,合作社流转租赁本村148户村民地处偏远的撂荒地440亩种植马铃薯,与20户村民签订了常年用工合同,土地利用和劳动力就业获得双赢。

  “种洋芋、锄地、挖洋芋时季节性用工达4000余人次,固定工人12人,一年我要给村上的这些村民付工资30多万元。”王彩龙说,全村85%的村民已经直接受益,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所需流转土地就要向邻村延伸了。

  第二批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正在发放,王彩龙决定吸纳村里最少1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计划贷款50万元用于购买农机,以提高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增加产量和产值。

  “让贫困户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分享的除了土地租金,还有合作社的年终分红。有钱要让村民一起挣,我宁可少挣点,也要让他们多分点红,尽早脱贫”。

  龙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粉条走俏市场,然而王彩龙并不满足于此,他积极响应县上发展电子商务和开展电商扶贫的号召,给全县各网店供货的同时,自己也开起了网店,他要让自己的粉条买到全国各地。

  王彩龙说,下一步合作社将进一步流转土地,更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同时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后的粉渣发展养殖业,让更多的村民跟上“变形”的马铃薯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