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寿阳县培育现代农业助农增收纪实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013年寿阳县按照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和谐农村为目标,坚持夯实基础不动摇,扭住产业培育不松劲,抓重点,育亮点,攻难点,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粮食总产达6.5亿斤,蔬菜总产93.72万吨,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2346.8元。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2013年,寿阳县春播工作经历了罕见雪灾和低温干旱等不利气象条件的考验,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应对,确保了耕地面积应播尽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02万亩,总产6.5亿斤,玉米播种面积59.29万亩,在持续稳定耕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玉米单产。以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技推广,全年完成玉米秸秆粉碎还田10万亩,为项目区发放良种补贴27万元,机深耕补贴28万元,地膜覆盖补贴360万元,仅地膜覆盖一项增产粮食6000万斤。

  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设施蔬菜有了新突破。在已完成新增设施蔬菜11770亩的基础上,又规划建设4000亩,主要在已建成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提高整体水平。在平头镇罕山村和宗艾镇尖山村建设3000亩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园区,在西洛、朝阳和景尚几个效益较好、农民积极性较高的老园区再建;蔬菜专业化生产有了新发展。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和科技促动,发展和壮大了平头、南燕竹、尹灵芝、景尚、朝阳5个乡镇40个蔬菜种植重点村,全县蔬菜总播种面积达到40.2万亩,蔬菜总产93.72万吨,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2346.8元;投资方式有了新渠道。随着蔬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和效益不断提升,寿阳县形成了包括企业家、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兴创业者、中央及各级财政项目全方位、多渠道投资的良好格局。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有新突破

  “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各具特色。该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提升55个专业村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所有专业村主导产业面积都占到耕地面积60%,从业户数也占到总户数60%以上,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措施,增强了“一村一品”发展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蔬菜专业村的建设引领了蔬菜产业级次的提升,畜牧专业村的发展壮大了健康养殖园区,林果业专业村的种植规模都扩大了20%—30%,原来的弱势产业小杂粮加工业也迅猛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重点建设了平头镇双万亩无公害品牌蔬菜示范园区、南燕竹镇精细蔬菜及大路菜综合示范园区、景尚乡无公害结球甘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朝阳镇万亩时鲜蔬菜示范园等。重点园区呈现出了优结构、大规模、高效益的势头。

  农业科技显著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提上日程。从2013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规划建设6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6个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基地,1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个农业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100个“一村一品”村级农技服务点,培训认定职业农民1万人。

  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补助项目,寿阳县900名科技示范户主导品种到位率都达到100%,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8.8%,全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面积比例均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科技资源聚集,示范基地共试验示范新品种302个、新技术26项,培训农民7863人次。

  产品质量更加安全

  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加强。对全县14个乡镇的所有农资经营户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平均每户检查5次,重点户6次以上。同时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宣传资料,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记录档案2000余份,使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三品”认证更加规范。到目前为止,寿阳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到56.7万亩,占到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以上,认证产品26个。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面积20.5万亩,产品认证16个。粮食产地认证面积36.2万亩,产品10个。

  生产经营得以转型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鼓励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是农业发展大势所趋。寿阳县以转型发展为着眼点,吸引企业投资建基地,使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建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催生了红太阳、华瑞、润田、光明、金辉5个集“科技种养示范、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习农采摘、新型农民培训、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家庭农场出现。种植总面积达到8400余亩,运行管理机制主要有公司制、大户制、“公司+农户”制、“公司+合作社(协会)+会员”制等形式,农场真正成为了农民与市场连接的桥梁。

    标签: 寿阳县 蔬菜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