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坡地,富了田园
3月13日,汽车驶入抚顺县石文镇苏子村,平坦的村路两旁,林木环绕。记者的眼球,不时地被窗外闪过的“青山工程”、“发展林地经济壮大林业产业”等宣传牌匾所吸引。
汽车停在苏子村后沟组,听说记者走基层采访“退耕还林、发家致富”的典型,身着橙黄色羊绒大衣的村民赵秀华,满脸幸福地迎了上来。“她家以前承包了200多亩山坡地,全部退耕发展经济林。其中,果园从原来4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30多亩,而且全都种上了寒富苹果,仅这一项年收入就有40多万元!”站在一旁的春雨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富春这样介绍。
赵秀华指导果园工人为果树剪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2001年至2002年间,我省号召有条件的地区大规模发展“退耕还林”.赵秀华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早就从广播里得知这一消息。一想到曾经千辛万苦地在自家的山坡地、耕地种植苞米,豆子等杂粮,赶上收成不好的年景,根本赚不到钱,她就着急上火。2003年,她打算把自家的山坡地先退耕40多亩,试着发展经济林。
政府的号召必须响应,但退下来的地种啥才能致富?为此,赵秀华和村里几个有同样致富愿望的邻居前往外地考察,了解到寒富苹果果苗适合在抚顺生长,且耐寒、口感好,赵秀华一口气引进了1000棵果苗,按照“三年见果,五年丰产”的成长期受益,赵秀华盘算着,这40多亩寒富苹果,到2008年就能收获第一桶金。
“还真就不出我所料,那年我收获了2万多斤寒富苹果,按照当时1.5元/斤市场价计算,这些果苗让我赚了3万元。见到我赚了钱,同村的10多户邻居也种上了寒富苹果。”赵秀华说。
惠农政策暖心田
2009年,为鼓励有条件的林农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致富增收,政府给予退耕林农每年每亩160元退耕补贴。这样的好政策,像春雨一般沁润人心,让本就信心十足的赵秀华觉得更有力量、更有温暖。她不仅扩大了寒富苹果的种植规模,还退耕20多亩山坡地发展苗圃。2011年起,政府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对退耕林农免费提供适宜种苗,鼓励退耕。这对赵秀华来说,又是一件好事。“我的苗圃到现在有果苗、绿化苗10万多株,每年销售果苗,80%靠政府采购。像好一点的果苗,有的一株都要5块钱,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而且,政府还把每年用于补植、新植的果苗免费发给我,你说,我是不是很幸运?”
致富之花遍地开
一方面是政策补偿引导,一方面是政府帮助致富。这些年,赵秀华不等不靠不要,靠着一双勤劳的手,在自家的坡耕地上种植了平榛、尖把梨、葡萄等经济林作物,自家的200多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作为致富带头的典型,2011年赵秀华还被评为抚顺市劳动模范。“发展经济林,看似比种地简单。关键得懂得技术。”赵秀华说,果树剪枝、灌溉、防冻、防病虫害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为了掌握这些技术,她多方查阅资料、学习研究,为的就是使自己的果园收益更高。2009年,政府组织村里成立“春雨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定期为赵秀华等会员果农提供免费的防冻防害、田间管理、施肥灌溉等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建立9个蓄水池,10口井,修筑抗旱滴灌4300亩;还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储藏冷库,果农将收获的储存到春节前上市,能卖上很好的价钱。
为鼓励发展观光农业,每年采摘节期间,相关部门都组织人员参与采摘,“寒富苹果”就这样一直“甜”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受欢迎。如今,苏子村后沟组108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果园,人均年收入从退耕前不足15000元,提升到现在的27000元。赵秀华说:“现在我们村的山绿了、路宽了、人也富了。每到十一黄金周,家家果园人山人海的场面真叫热闹。去年我家果园的10万多斤苹果被游客采光了。保守估计,一个采摘节,我就赚了20万元哪!真是应了那句要想富、多种树的老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