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二孢轮纹病是红豆草上重要病害,世界性分布,我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已有发现,且在甘肃省分布较广,其中天水地区发病最重,可使种子和干草显著减产。
症状 叶、茎和荚果均可被侵染,而以茎部为主。叶部病斑小而圆,淡黄褐色。茎部病斑多为长圆形,淡黄褐色,有深褐色边缘。荚部受害也形成长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黑褐色,后期病斑中部出现暗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称红小豆草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近球形或扁球形,褐色,直径约115-250μm,孔口突破表皮而外露。天气潮湿时,孔口处可溢出大量分生孢子,孢子被粘性介质粘在一起呈粉红色,遇水易分散。分生孢子无色,两端钝圆的圆柱形,具0-3个隔膜,多数为1个隔膜,分隔处稍缢缩,大小约5-24.8μm×4.1-9.5μm。
发病特点 病原菌在田间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种子上越冬,并借带菌种子作远距离传播。幼苗感病性较高。潮湿凉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此病的发生。病害随草地使用年限的延长而加重。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草地管理。
对重病草地进行轮作,并与禾本科草等混播,可减轻病害的严重度;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放牧、收割要适度,重病田尽早收割,防止下茬为害。
(3)种子处理。
在无病草地留种,认真清选种子,播种前选用福美双、苯来特等杀菌剂进行处理,可显著降低幼株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