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农民只需要出地出力种植百合,其余的包括种苗、技术及回收的任务都由合作社提供,种植百合的收入是种玉米的5倍,村民们又多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谈起农民种植百合增收的事,伊通满族自治县金利百合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韩宝山的脸上一直挂着满意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的百合繁育基地。”日前,记者慕名来到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胜利村,只见一栋栋标准温室大棚里培育着各种百合,黄的、粉的、白的观赏百合竞相开放。合作社的理事长韩宝山说,这里的百合繁育基地占地面积150亩,高标准温室有30栋,栽植了各种百合180万株。基地致力于百合新品种的搜集、研究和开发。目前,已经繁育出适宜东北栽植的耐寒品种卷丹百合、山丹百合、亚洲百合、细叶百合、毛百合、兰州百合等10个品种,其中卷丹百合成为食用百合的一个主打品种。基地现已成为东北最大的食用百合开发繁育基地。
经营方式:合作社+基地+农户
“种植百合,我们农民省心,只要出地出力就行,剩下的事人家合作社全包。”景台镇大榆树村农民杜仁乐呵呵地说。为了更好地发挥效益,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百合产业基地发展,满足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2年4月,县里成立了伊通满族自治县金利百合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食用百合开发为重点,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百合产业。合作社首批社员75人,后来,根据国家相关精神,加上很多农民对栽植百合有很大的积极性,合作社又将全县990户退耕还林户吸收到合作社中来,合作社社员累计达到1065人,遍布全县60多个村。入社社员可以得到合作社百合基地提供的优质百合种苗或百合种子,由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百合成熟后,合作社帮助社员销售,使社员经济收入不断增加,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目前,全县繁育推广面积达到1000多亩,百合产品和种苗已经销售和推广到北京、内蒙古通辽、辽宁大连以及省内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等地。
农民尝到种植百合的甜头
“没想到种植百合花,经济效益这么好,比种玉米增收4倍。”种植百合,让伊通满族自治县不少村民都尝到了甜头。景台镇房身村张连贵在自家园子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只栽种了一分地的百合,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没当回事,没怎么侍弄,两年后,产百合180斤,每斤卖6元,收入1080元。小试牛刀,让他欢喜的不得了,虽然收入不是很多,但是有了小规模的成功经验,张连贵今年打算要拿出一些地,种植百合。看到左邻右舍种百合收入高,伊通镇永新村的韩爽,今年栽种了3亩地的百合,到年末可产百合3000斤,韩爽说,我得好好侍弄这百合,光这一项我就能增收18000元,这可比种玉米收入多好几倍呢。
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商万有介绍说,百合的繁殖方法多,速度快,好栽培,易管理,省工省力。一年栽植,一次投入,可多年生长,多年受益。一般每亩地可栽植百合2万株左右,亩产鲜鳞茎1000公斤左右,合作社从农户手中回收的价格是每公斤12元左右。百合可和树木、农作物间作,保证不影响任何作物生长、产量,效益非常可观,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好了种植百合的前景,也都跃跃欲试,准备加入种植百合的合作社。
百合种植成致富好项目
发展百合种植是伊通满族自治县从2012年4月份开始大力推广的种植产业。百合基地开始实施时,县里成立百合产业基地领导小组,基地把入社农户的技能培训工作当成大事来抓。他们根据百合新兴产业,编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计划,确定了15个乡镇的培训基地。聘请省市专家、教授和县内相关技术人员,深入乡镇,组织入社农户集上进行培训。对百合生产技术中的选地、整地、栽植、田疃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检测、贮藏和运输等技术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培训。累计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35场,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待百合成熟期后,专业社统一组织人员到农户家进行回收,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百合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是一项新兴致富产业项目。是药食两用佳品,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美容养颜等许多功效,医疗保健价值极高。目前,基地坚持依靠科技推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在全县实施“千顷百合富万家”工程。同时,正在准备加工百合饮料、百合酒等产品。使百合产业成为全县农民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致富项目,让百合花成为伊通农民的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