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肇源俩农民种玉米年赚400万元

时间:2023-03-05 编辑:Devi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好!停车!”11月6日,随着玉米收割机工作声音的停止,肇源县民意乡大庙村村民田继鹏和秦维岭的1万余亩玉米正式收割完毕。

  经国家农业部专家组验收测产,今年两人将收获玉米上万吨,预计纯收入达400万元以上。

  土地流转建立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区

  秦维岭和田继鹏是表兄弟,同为大庙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前些年,两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购置了免耕播种机、收割机等十余台大型农业机械,耕种了1000多亩地,在村里也是响当当的种田大户。

  2012年,大庆土地大面积流转、机械化连片作业的经验日臻成熟。两人为之心动,并把目光盯上了全村人的耕地。

  “咱家有这些大型机械,光整这1000多亩地有点儿大材小用了。”2012年冬天,秦维岭和田继鹏来到了乡政府,此时,民意乡正着手促进农民土地流转,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选址。经过考察,要在大庙村建立万亩农业示范区,秦维岭和田继鹏顺理成章成了示范区的承租人。

  承租人确定了,动员村民把土地转让出来成了工作重点。大庙村共有村民930户,耕地27360亩,地里种啥一直是各家自己拿主意。动员工作刚刚开始,村民老戴就有点儿不是滋味,“自己的地,凭啥给他种”。

  老戴自己不好出面,让媳妇去“质问”乡党委书记秦国利。

  过去,大庙村土地都是分散经营,忙活一年,一亩地纯收入也就400元。

  面对戴大嫂的质疑,秦书记给她算了这样一笔账:“土地流转后,春耕时一亩地给你600元租金,秋收后一亩地再给你200元分红,这就是800元。土地的收入一下子就翻番了!”听秦书记一说,戴大嫂明白了,回家拽着老戴,不容分说就与秦维岭和田继鹏二人签了5年土地流转合同。

  全村农民的思想统一了,肇源县民意乡大庙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式建立。2012年春天,大庙村百余户农民在合同书上签了字,5000多亩土地流转到示范区名下。

  规模经营两人种千人耕地

  示范区的建立,让兄弟俩的大型机械展开了拳脚。“两垄一平台”的种植技术,将亩保苗由原来的3600株增加到5200株以上。这种通透栽培方式配合深松整地、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生产新技术,达到了粮食增产、亩效益增加的目的。

  到了秋后,同样是忙活了一年,没有流转的土地,纯收入还是400多元;流转了土地的农民每亩却拿到了800元,还有时间出去打工挣钱了。这笔经济账,看着就让人眼红。

  今年刚开春,几十户村民找到了副乡长吴胜辉,主动把自家的土地也流转给项目区。从“要我流转”到“我要流转”,农民的思维变了,收入也多了。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由上年的100多户,发展到327户。流转面积由原来的5300亩,增加到了10445亩。

  为了让村民消除疑虑,原本应该分两次发放的600元租金和200元分红在春耕之前就一次性付给了村民。

  虽然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但秦维岭和田继鹏付出的劳动却少了。田继鹏媳妇宋德萍的日记里记得清楚:春天播种,用4台免耕播种机,一万多亩地一周就播完了。夏管、秋收也都是机械化。规模化经营,让哥俩干了过去1000多人干的活儿。

  单产上吨两人年入400万

  10月初,由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专家来到了大庙村,对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区种植的玉米进行了测产。

  10月9日,民意乡政府收到了来自农业部科教司的传真,经验收组专家计算核实,测产地块的产量为每亩1073公斤,粮食亩产超吨在大庆并不是首次,但是,万亩亩产超吨,在大庆还是头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大庆也称得上是首屈一指。

  据秦维岭估计,这万余吨玉米按现在的市场价计算,去除成本和工人开支,今年入账近400万元。

  另外,今年大庙村还引进了搂草打包机,对玉米收割后粉碎的秸秆进行打包,每亩可出草包0.5吨,亩收入还将增加150元。

  田继鹏仔细一算,二人每亩粮食的纯收入虽然没有变,但是,打包秸秆收入150万元,加上春耕前二人支付给流转农户的800多万元,实际上,土地流转后万亩耕地增收了950万元。这个数字,让流转农户和田继鹏兄弟俩都很满意。

  据了解,通过示范区带动,目前,大庙村规模经营500亩以上的大户已有5户。未来几年内,大庙村将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全乡农业生产也将逐步向规模化、科技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全乡的剩余劳动力将得到有效的安置转移。

    标签: 流转 土地 示范区